士兵微微怔了怔,认亲的,这倒是不稀罕,过去的时间里,就有不少濠州的乡亲过来投靠,但却没有什么至亲。

但既然涉及到了上位,就不能莽撞……士兵点头答应,他没去找朱元璋,而是到了府衙旁边的签押房,很凑巧,张希孟正在这里。

他把事情说了一下,张希孟不由得一惊。

不久前他还在替朱文正打算,怎么李文忠先来了?

张希孟急忙过来,见到了李家父子。

俗话说真的假不了,李贞说了几句,张希孟就果断让人去请朱元璋了。

李贞三十五岁才娶朱元璋的二姐,次年有了儿子李文忠。

在这个年纪,还能办的起婚事,娶得起年轻的老婆,李贞的家境很不错,至少在小康以上。

朱元璋有两个姐姐,大姐出嫁之后,就如同断线的风筝,跟家里没了来往,久而久之,朱元璋也就当大姐死了。

所谓亲戚情分,大约如此。

没有理所当然,只有将心比心。

李贞时常接济岳父岳母,顺带着朱元璋也得到了不少好处,他对这位二姐夫格外尊重。

只是后来一场大灾,李贞在盱眙的老家也受到了波及,他无力顾及岳父一家……这才有了后来老朱家破人亡,不得不去出家当和尚。

转念快十年过去,朱元璋已经坐拥几万精兵,成了一方小诸侯,而李贞却是妻子死去,家产全数断送,只能带着儿子,一路讨饭过来,祈求老朱的庇护。

张希孟让人又煮了莲子羹,让爷俩先吃着,饿久的人,没法一下子吃得太饱,要慢慢恢复。

“上位一直没忘你们,前些时候,还派人寻找,只是兵荒马乱,想找到一个人,不是那么容易。”

李贞立刻点头,“谁说不是啊!那个姓赵的不义王,成天纵兵抢掠,不干人事,老百姓都恨死他了!俺和保儿就差点被抓了。”

姓赵的,不义王?

张希孟想了想,“是永义王赵均用吧?”

“对,就是这个畜生!他可是太坏了,坏的冒烟……”李贞切齿咬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