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花疫(10)

---------------

人们对余老头早防了一手,因此在他抗命时马上制住了他。余老头给八条粗壮的胳膊降住,带一头一脸的白面粉破口大骂。他骂告发萍子的人“鳖日的”,他跳着两只裹一层面粉的脚,喊道:“别拉我,我非踹淌你肠子——你个告密汉奸!”

制伏余老头的人手显得不够用了,好在萍子眼下已被拖到了大门口。她在那独扇的门前向余老头转过身。余老头的挣扎静止下来,他看见萍子的五花大绑在她胸前勒出个十字叉,他为她买的浅花小褂撕烂了,两个乳房流泪似的乳汁淋漓。他跟她之间隔着两步远,他既没有看见塌陷的鼻梁也没看见她盛丽的面色有何异常。

就在萍子给人塞出门时,穗子恰要进门。她趁着混乱揪了一下萍子飞散如小鬼的黑发。她发现传说一点也不可靠,萍子的头发是扒根的野草,根生得那么有力,休想拔下一根来。

那辆卡车上还有另外七八个五花大绑的人,他们也没有明显的塌鼻梁和古怪手指。正在贴大字报和演说的人们都静下来,眼和嘴全张着。这是些号称天不怕地不怕的人,此刻的表情似乎是一种觉悟:原来世上是有一个真正恐怖的去处。

卡车载着麻风嫌疑者和萍子儿子的号哭启动了。人们一看差不多了,就放开了余老头。好在余老头没有做出那种很难看的电影画面:跟在远去的车后面跌跌撞撞地跑啊跑。

他喃喃地说:“好歹把孩子给我留下……”

没人听见他这句话。人人都看见萍子的两个奶滴滴答答的。卡车向西拐去,余老头哭了,两行泪把一脸面粉冲出沟渠。

我想穗子当年是无心说说的。她到现在都不知道麻风病究竟是什么样。她说萍子是麻风病时,以为没人会当真。到现在她都想知道萍子是不是麻风者。她只记得很长一段时间里,家长们不允许小孩去公共浴池洗澡。有一件事可以证实穗子的推理,就是那家叫“玉华”的浴池,自从闹麻风后就一直关门了。再开门,它成了一个毛线加工作坊。

第四部分

世界上不会难为情的人又当数余老头为最。他会匆匆走到伙房后面,一边跟两个女伙闲扯一边往煤堆上小便。余老头还会在梨花街乘凉睡着的女人旁边久久徘徊,还会叫住一个梨花街的少女,说:“你看你把馍渣吃哪儿来了!”同时就用巴掌在少女胸前掸:“馍渣”。这时候余老头就会笑。余老头的笑是由一大嘴牙和无数皱纹组成的;而且余老头一个人长了两个人的牙,一张脸上长了三张脸的皱纹。那是怎样藏污纳垢的牙和皱纹啊!穗子以后的一生,再没见过比余老头更好的龌龊欢笑了。

---------------

拖鞋大队(1)

---------------

那时还早,大家丝毫没对耿荻起疑心。谁会有足够的胆子、足够的荒唐去从本性上推翻高尚、体面的将军女儿耿荻呢?那时她们需要耿荻,就好比她们需要定量供给的四两肥猪肉、二两菜籽油、一两芝麻酱。她们从一开始认识耿荻,就死心塌地地爱戴起耿荻来,爱她的风度,爱她咧出两排又白又方正的牙哈哈大笑的潇洒,爱她的一掷千金。也爱她的古怪,比如她从来不说:“操!”“老子”这样的日常用语,并且在听她们唱出这些字眼时,脸微微一红,被冒犯似的。耿荻是个十三岁半的女孩子,关于这一点,她们从来没怀疑过。正如没人怀疑每隔一阵就发布的一条毛主席“最新指示”,每隔一两年就会出现一个舍己救人的刘英俊、蔡永祥式的英雄。亦如她们从不怀疑她们的“拖鞋大队”是最精粹的“上流社会”,因为她们每人身上流着“反动诗人”、“右派画画”、“反革命文豪”的血液。总之,那时谁若对耿荻有任何怀疑,会立刻招致“拖鞋大队”的驱逐。

所以“拖鞋大队”的女队员们崇拜耿荻和耿荻好得钻一个被窝的局面持续了很长时间,长达半年。在那个每天早晨都会发生新的伟大背叛的时代,半年就足能使“海枯石烂”了。

第一次对耿荻提出疑点的是五月一个傍晚。大家坐在墙头上看她们的父亲们搬砖。不时评论“你爸的阴阳头比我爸好看”,“我爸装脱胎换骨比你爸装得好,看他腰弓得跟个虾米似的!……”“快看穗子她爸,装得真老实耶,脸跟黄狗一样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