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的人不知道看出什么,但林盼却也跟着说:“就是,三妞,你赶紧说给我们听,后来怎么样了?”

她开口,就意味着她也看出来了,这是在给多丫打圆场。

林盼这个人当真是八面玲珑,就连杂役宫女的脸面也要帮着圆,倒是会做人。

三妞看了看她,这才道:“宜妃娘娘是什么出身,这个不用我多说,姐姐们肯定有所耳闻,早年确实是不行的。”

“但今时不比往日,她毕竟诞育大殿下,又有皇后娘娘心慈,赏了她四妃之位,这十几年经营下来,在盛京之中倒也有了些脸面。”

宜妃代表的冯氏,渐渐在盛京站稳了脚跟。

外面的事,三妞自然是不可能知道的,她只能说一些宫里的传闻:“听说宜妃娘娘经常去干元宫求陛下开恩,前几日那一次,好像是给娘娘的一个堂侄求差事,但陛下没应允,宜妃娘娘便去寻了大殿下闹。”

宫里头只有宜妃娘娘的新闻最多,但都没什么好事,不是求了陛下被拒绝,就是找大皇子吃闭门羹,似没什么人待见她。

沈轻稚却觉得,事实并非如此。

三妞就道:“也是前几日,大殿下回宫看望皇后娘娘,被宜妃娘娘半路拦住,说了好一会儿话,大殿下也是心软,下午就去了干元宫,似是帮她求了陛下。”

她如此说着,语气里都带了同情。

“陛下自不好同宜妃发火,大殿下这是撞到枪口上,被陛下好一顿训斥,末了还命皇后娘娘好好管教大殿下,说他性子太过柔和,无男儿气血。”

这话也不知道是怎么传出来的,一字一句仿佛都是亲眼所见,传得跟真的似的。

沈轻稚垂下眼眸,盯着茶杯中漂浮的茶叶看。

长信宫里这些事,倒是比大夏宫中还要精彩纷呈,这些大戏唱下来,也不知最后是什么样的结局。

对于她来说,却比以前要有趣得多。

小宫女们一听说大殿下受了罚,立即就心疼起来,七嘴八舌说宜妃娘娘不念儿子。

倒是付思悦没跟着她们念叨,只若有所思地问:“那最后呢?”

沈轻稚看了她一眼,浅浅勾起唇角,付思悦这名字倒是没有取错。

三妞就说:“也是皇后娘娘恩慈,十分心疼大殿下,虽听了陛下的话罚了大殿下,却也亲自同陛下求了这个恩典,给宜妃娘家堂侄求了个翰林院的员外郎,让他盯着匠人们刻板印书。”

大楚的翰林院也肩负编书、刊印、宣扬教化之能,印数贩书也是其中的重要差事,这个宜妃的堂侄没走科举,无法在翰林院行正式品级升迁,却直接被封了个员外郎,专管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