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其量就是开采成本高一点,花费的人力多一点而已。

所以殷俊的准备是前面几年的铁矿石,能低价一点卖给国内也行,卖给日韩的钢铁消耗大户也同样行。

“他们别的城市有没有我不知道,但我们的宝钢却是需要的。”杜先生道,“65%的优质铁矿石,肯定能对钢铁的质量有极大的提升,这样我们的钢铁就能卖出更多给国外,赚取更多的外快了。”

殷俊的脸色,瞬间变得非常精彩。

他轻咳了两声,“杜先生,您知道我们的钢铁质量,比起日韩来的差距,有多大吗?”

到了2000年之后,华国是全世界铁矿石第一需求大国,也是钢铁生产的第一大国,但绝对不是钢铁质量的强国。

就这么一个简单的例子吧。

在买航母回来之前,我们连制造航母甲板的钢铁,都做不出来。

还是从人家俄罗斯的甲板钢铁开始逆向破解,好几年之后才生产出这样的优质特殊钢铁来。

但这样的技术,别说美国和欧洲了,就是日本和韩国,在80年代都已经掌握了。

看看,20年的年代差,这是何等的巨大?

哪怕是到了2020年,一些特殊的钢铁,我们都还得向日本进口,自己根本生产不出来。

说起来有点耻辱,但这却是非常冷酷的现实。

所以一个国家的强大和进步,并不是什么房子修得好,公路修得漂亮,就能行的。

还是要看重工业和科技的综合实力,才是一个国家强大起来的信心所在。

在2020年都是如此了,在35年之前的1985年,如果杜先生说他觉得可以和日韩比较一下,竞争一下,殷俊还真的会觉得,杜先生恐怕没有传说中那么的厉害。

幸好的是,杜先生闻言只是点头,“我知道,我也专门见识过他们的钢铁种类和质量,我们的钢铁厂没有一个能比拟的。哪怕是花20年的时间,也不一定能赶得上。”

听到这个的殷俊,才松了一口气,“既然竞争力不行,为什么会想着要去和他们争夺呢?”

“因为我们的钢铁便宜啊!”杜先生毫不避讳的道,“虽然质量比他们差了不少,但那是在特殊的工业和科技上面。在寻常的民用方面,比如建造房子公路的钢筋、比如生产汽车的钢铁等等,我们的质量还是足以胜任需求的。

这些产业的需求是非常大,只要我们采用了价格优势,争取薄利多销,日本人和韩国人的钢铁公司,怎么可能竞争得过我们?现在东南亚的各国城市建设如火如荼,我们如果能参与进去,还愁外汇不大笔大笔的来吗?”

薄利多销?

殷俊可不是傻子,转而就想到了杜先生真实的意思。

这个时代的华国企业,在国外做生意很难啊!

除了卖出各种自己都需要的资源之外,他们的很多产品都没有人买。

也就是把价格卖到非常非常便宜,才会有一些中小国家愿意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