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你算一算,美国的人工是多少,美国拍一部戏的耗费是多大,美国想要打一次广告是多少……这样就不会觉得6000万美金多了。

况且,足足25亿美金的贷款,你难道不算每个月的还款利息吗?

如今香江的贷款利息已经飞速猛涨,8%已经算是好的了,9%才算正常,多的13%都有。

这还是正规的金融机构,如果是地下的那些高利贷和印子钱,利息算到百分之二三十是轻而易举的。

香江商业银行给殷俊的最优惠贷款利息是7%,对此殷俊已经很是感激。

汇丰银行那边还没有搞定,但按照他们给李超人的贷款利息,起码也是9%,这还是大公司的贷款友情价,并不是什么人都能从汇丰银行贷款的,对于那些小客户,他们一般看都不看,这一点,像极了30年之后的国有五大商业银行。

两个加在一起算下来,起码都是1830万美金每个月。

意思就是说,单是银行贷款利息,就得差不多花掉三分之一的钱。

剩下的4000来万美金,分在两个公司用,实在算不得宽裕,稍微有一个大项目,恐怕都要陷入资金不足的境地。

于是,殷俊便想着用其它的办法来开启赚钱的路子。

在1980-1982年期间,什么类型的公司最赚钱?

答案就是电子游戏公司。

1981年的雅利达电子公司,销售额突破了10亿美金。

到了明年的1982年,他们销售额是20亿美金,总利润是好莱坞七大巨头之和!——华纳兄弟旗下的华纳电影公司,连他们的尾巴都看不到!

由此可见这个时期的电影公司多么的弱势,难怪一个接着一个的倒闭了。

说起来也和时代有关系,这个年代没有电脑,没有网络,大家对于这种新奇的电子游戏,自然是非常喜欢,于是便带来了巨大的市场份额和利润。

到了娱乐方式增多,越来越多好玩儿的东西出现,那时候家用电子游戏、街机电子游戏,才会渐渐的退出主流市场。

别说是它们了。

到了2016年之后,基本上雄霸游戏行列20年的电脑和PS、XBOX游戏都快退出主流市场了,取而代之的是越来越流行和发展壮大的手机游戏。

雅利达电子公司如今是属于华纳兄弟集团的旗下公司,他们讲究的是精英化的管理和研发,从而让许多天才横溢,却又不喜欢墨守成规的设计师们离开了这家公司,使得他们的本身产品研发能力,越来越差。

别看现在他们是10亿美元的营业额,但如果不是1981年的《吃豆人》延续了他们的命,恐怕也就没有机会等到《E.T.》来帮助毁灭他们了。

事实上,在今明两年,已经是雅利达最疯狂的巅峰,再过去他们就不行了。

把创始人团队和聪明的设计师们赶走,缺乏想象力和创造力,就是他们最大的短板。

人家日本人的游戏不断的推陈出新,这就能充分的保证自己公司游戏机的活力,每每都能吸引一大批的游戏玩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