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这么先进的排版印刷方式,是建立在网络电脑技术高速发展的年代的,而在这个年代,大家直接用手机来看新闻,微信、微博等等,哪里还有空来看你的报纸?

于是这也是报纸行业的悲哀了。

好不容易打破了空间的距离,但却输给了更加先进的传播方式。

通常一家报社,需要的人手都超过几十甚至上百人。

记者、摄像师、录音师、各个版面的编辑、负责审核的编辑、排版的编辑、后勤保障等等,无不是需要人手来填。

节约一点的报社,通常二三十人就能搞定,只不过这样的报社出品的报纸,肯定没办法引得太多人的关注。

大一点的报社,如同《明报》、《星岛日报》和《东方日报》,他们的记者都是三五十个,还有另外的一些自由撰稿记者,算下来差不多都有七八十个记者为他们投稿,再加上制作、编辑、后勤等等一系列的人员,差不多都是150-200人左右。

这样的报社,在香江就是巨无霸了。

想要养活这么多的人,而且还要赚点钱,那也只能是寥寥几家的广告费和销售量能达到。

少年让两个女主管狠狠的挖人,按照三大报纸一倍以上的规模来做,这可是一个超级大手笔。

自从殷俊说起要做报纸了,乐易铃就了解了一下香江的报刊行业的状况。

她发现香江的报纸,特别是日报,发展前景非常的不乐观。

原因无它,实在是太多报纸了。

每天出版的超过100份不同的报纸,香江还只有500万人,你说这个市场竞争激烈不?

就算是全世界的中心纽约、伦敦和东京,也不过是几十份而已了。

香江这个发售的密度,简直是世界第一。

许多报纸也就是勉强维持,但也有更多的报纸在努力奋进,想要在这里面分一杯羹。

麒麟文化如果想要按照正常的规矩,进入这个市场,恐怕三五年都没办法有太大的份额出现,巨额亏损是一定的了。

特别是在殷俊还把规模弄得如此大的情况下。

如果不是因为殷俊一开始就想好了要做免费报纸,乐易铃还不一定能同意。

只有兵出奇招,这样才可以杀出一条血路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