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晴多日的天终于卷了乌云,阴沉沉,让人心头压抑。

中州城的城门处哭声一片,士兵凶神恶煞的拿着铁刀驱赶城里没有住处的百姓。

叫骂声,哀求声,哭嚎声混合到一起,吵的人都要炸了。

池明贤和应石立在高楼看着这一刻,叹息:“世道不易。”

应石附和:“是啊,世道不易。”

池明贤垂下眼,遮住了眼里的讥讽。

那些无家可归的人被赶出了中州城,他们多是老人,身有残缺之人,幼小的孩子。

应石也不傻,或者说明王不傻,他们深知维持战斗力需要青壮,而那么多成年男子聚在一起,又需要年轻的女人泄火,减少纷争。

所以明王除了自己的心腹,对青壮最好,然后是年轻的女人。与其说是对女人好,不如说是默许势力内建造各种各样的青楼,把一部分未婚的年轻女人搜罗起来,给她们一口饭吃,每日都做着皮肉活,鼓动剩下的女人跟男子成婚,老老实实种地产粮。

明王势力内的田地利用率只有三分之一。仅有的粮来供这支庞大的队伍吃喝,连来往的商人都吃不消。

最后一个小乞丐被踢出城,中州城的大门关上。

众人心如死灰,此时人群里不知谁吼道:“咱们去新游县吧,新游县距此地不过七八十里,听说赤袍军今年大丰收。他们随便给点吃的就让我们活了。”

“反正都要死,何不拼一拼。也就几十里路。”

众人眼珠子动了动,少顷有人颤巍巍站起来。

他们没有意识到说话的人语言流利,富有逻辑,他们想不了那么多,现在他们只是想求生,只是这样而已。

只是这些人大多是强弩之末,对他们而言,七八十里外的新游县远的像在天边。幸好中途遇到一支商队。

那真是顶顶好的人。给他们吃喝,稀饭里还放了咸菜,暖乎乎的,有人当即就哭了,眼泪混在稀饭里一起下肚。

人群中一个小孩儿哭的抽抽,但喝稀粥的速度不慢,吃完了还舍不得的舔舔碗底,这时旁边递过来一个小碗,碗里还剩一点稀粥。

“给你吃。”

小孩儿摇头:“哥哥饿,哥哥吃。”

两个孩子对视,大孩子妥协了,把剩下的稀粥喝下。

如果池明贤在这里,就能认出这个大孩子就是被他嫌弃臭而窘迫的人。

柏玉静出身书香门第,自幼习圣贤书,从未想过有一日会沦落为乞儿,更没想到他放下身段去行乞就被人直白嫌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