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伯。”书生唤道。

叶音跟着看去,书生有些不好意思:“相遇是缘,在下家中略有薄产,若老伯不嫌,可携孙儿前去,富裕不敢保证,但衣暖饱腹不成问题。”

老人灰暗的眼慢慢亮了,他看着孙儿,又看向书生,随后跪地叩首:“谢公子,谢谢公子。”

书生扶起他,“老伯快起来吧。”

书生出去院子,不一会儿带了三个汉子回来,他们帮着埋葬了老人的儿子和儿媳,期间的费用,书生承担了。

待老人归还锄头,就抱着孙子亦步亦趋地跟在书生身后。

日落西斜,书生走向叶音,拱手道:“敝姓桓,单名一个瑾。淮西人士。敢问姑娘名姓。”

若是叶音头戴幕笠,亦或是面覆薄纱,桓瑾断断不敢如此询问。

眼前女子虽容貌不算绝色,但清秀有余,尤其一双眼睛,有神而坚定,配着身上劲装,英气十足。且同他一起护着老人回家,足见心地良善。

桓瑾便大着胆子问上一问,若是就此别过,此后无期,他定会遗憾。

叶音默了默,道:“我无姓,只有名。”

桓瑾颔首,等着她的下文。

叶音:“音,声音的音。”

桓瑾从善如流:“音姑娘。”

“在下在城中有歇脚处,音姑娘若是没有地方…”

叶音打断他:“事情已了,我先走了。”

她微微颔首,退后三步,不顾桓瑾的挽留便头也不回的走了。

桓瑾忍不住失落,这种明显带有江湖侠女特征的女子,他生平还是第一次遇见,桓瑾本以为能交个朋友。

“罢了,缘分未到。”

他抖了抖宽袖,一挥袍负手而立,眉眼温和:“老伯,走罢。”

“哎。”老人抱着孙子赶紧跟上。

前面的年轻公子,此刻是他全部的希望。

叶音并没有真的离开,她跟着书生和老伯入城,最后见他们进入一座雅致的宅邸,叶音这才放心。

桓瑾生得朗月清风,广袖长衫,乌发半束,有种名士风流。衣着可以装,但气质和谈吐装不了。

叶音多此一举,也不过是为了安自己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