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恭和刘谨这对难兄难弟,被邓禹等人直接押到了县衙。

刘縯没有在孙府多做逗留,安慰了孙家人几句,便转身往外走去。刘涌等刘氏宗亲纷纷追了上去,围着刘縯,你一言我一语的也不知道在说些什么。

看到刘稷落在后面,刘秀快走了几步,来到刘稷身旁,拱手说道:“稷哥,刚才我是对事不对人,语言上有冲撞之处,还望稷哥海涵。”

刘秀这是典型的打人一巴掌,立刻又给颗红枣吃。

刘稷像不认识刘秀似的,将他重新打量一番,似笑非笑地挖苦道:“阿秀刚才还真是威风啊,很有将军的威严嘛!”

不过你也别忘了,你这个偏将军的头衔到底是怎么来的,如果没有你大哥庇护你,谁会认你这个偏将军?

刘秀问道:“稷哥为何愿意跟着我大哥造反?”

刘稷愣了一下,理所当然地说道:“跟着伯升兄干,我觉得以后能大有前途!”

刘秀正色说道:“若是军中没有法纪,不用王莽来打我们,我们自己就得先土崩瓦解,至于稷哥以为远大的前途,更是在妄想。”

刘稷不服气地说道:“我弟只是初次犯错,难道就不能原谅他这一次?”

刘秀说道:“当今天下,为何那么多人反莽?只因莽贼不公,让百姓们活不下去。倘若我们也和王莽一样,处事不公,让百姓们活不下去,稷哥以为,我们还能活多久?”

刘稷嘴唇动了动,许久也没说出话来。半晌,他问道:“阿秀,那……那你打算怎么处置我弟?”

刘秀说道:“如果刘恭没有侮辱过孙家小姐,鞭一百。”

“打一百鞭子?那人岂不被打死了?”

“一百鞭子还死不了人!犯了错,理应受罚,在犯错之前,他就该想到会有这样的结果。”在严明军纪这件事上,刘秀的态度十分坚决。

他是不是真的一心为民,这恐怕只有刘秀自己知道,不过在他看来,军纪不严,那就是一群乌合之众,别说打不过朝廷的京师军,即便在郡军面前,也不堪一击。

当晚无话,翌日早上,朱祐把整件事的调查结果交给了刘縯和刘秀。

这次刘恭、刘谨闯入孙家,强行非礼孙家的小姐,事情是刘恭撺掇的,闯入孙家后,刘恭还一剑刺死了一名上前阻拦的家奴,只不过在糟蹋人家姑娘的时候,是刘谨先上的,还没等轮到刘恭,刘秀就带人赶来了。

看罢这份调查的结果,刘秀的态度很简单,刘恭赔偿孙家的损失,并处罚两百鞭子,至于刘谨,理应当众处斩,以儆效尤。

对于这件事,刘縯和刘秀谈了好几次。

他认为刘秀如此惩处,太过严厉了,倘若真杀了刘谨,那么刘涌以及他的手下,也不可能再继续留在柱天都部里了,这对于己方的实力,是个极大的削弱。

至于刘恭,责罚两百鞭子,那和处斩也差不多了,两百鞭子下去,铁人都扛不住,何况刘恭?而刘恭又是刘稷的弟弟,刘恭死了,刘稷还能留在柱天都部吗?这又是一大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