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大司空这个职位在三公当中最弱,甚至它的实权都比不过九卿。

其次,在刘秀麾下的这些将军当中,王梁的功绩真没有特别出色,他之所以能被封为大司空,位列三公,全是因为《赤伏符》中的谶语,这也是王梁最被人说三道四的地方,王梁自己也心知肚明,这次到魏郡、清河郡平贼,在他看来,是自己一次难得建功立业的机会,他不想错过。

听闻王梁的主动请缨,吴汉暗暗皱眉。

说实话,这次出兵灭贼,在吴汉看来,就是手到擒来之事,他心里也没有十分看重,不过既然旨意已经落到自己的头上,他就会认认真真的去执行。

可现在王梁站出来争着去做,这是何意?是担心他吴汉能力不够,打不赢这一战?是认为他吴汉会被贼军打败?这简直就是在羞臊他吴汉。

他转头看了王梁一眼,面露不悦之色,问道:“大司空这是何意?”

王梁说道:“大司马武功盖世,区区灭贼之事,又何必烦劳大司马亲自出手。”

说着话,他向刘秀拱手施礼,说道:“陛下,微臣愿往魏、清河二郡灭贼,倘若微臣灭贼不利,微臣愿提头回见陛下!”

他非要争着去打这一仗,吴汉不高兴,刘秀的心里也很不痛快,他的旨意已下,指定了让吴汉做主将,领兵出征,现在王梁主动请缨,这是在质疑他不会用人?

刘秀垂下眼帘,没有立刻说话。他的沉默,等于是拒绝了王梁的请缨,不过王梁好像是王八吃秤砣,铁了心的要出战。

他加装没看出刘秀的暗示,继续说道:“陛下,此战微臣有十足之把握,还请陛下恩准!”

听闻这话,一旁的吴汉肺子都快气炸了。你有十足的把握?言下之意,是我领兵出战,就没有十足的把握吗?

本来他觉得自己和王梁是老交情了,而且王梁的年纪比自己大不少,自己应该多顾及一下王梁的颜面,可现在王梁把话说到这个份上,他也管不了那么多了。

他向刘秀拱手说道:“陛下,微臣现在已经做好出征之准备,灭贼之事,微臣断然不会让于旁人!”说话的同时,他还狠狠瞪了王梁一眼。

刘秀暗叹口气,他本想对王梁发火,但转念一想,又把到嘴边的话咽了回去。

设身处地的站在王梁的角度上想想,他现在的确很需要功绩来稳定自己三公的地位,也急需要功绩来封住他人的口实。

不过刘秀觉得王梁实在是多此一举,只要我这个天子认为你够资格做大司空,你又何必那么在乎别人怎么说呢?

刘秀思前想后,最终还是说道:“好吧,这次,大司空就随大司马一同出征,大司马为主,大司空为辅,子颜、君严,你二人以为如何?”

吴汉看了王梁一眼,心不甘情不愿地向刘秀拱手说道:“微臣遵命!”

王梁也向刘秀拱手施礼,说道:“多谢陛下!”

在吴汉提交的名单中,原本只有八将,现在由于王梁的主动请缨,八人名单中又多了一位,大司空王梁。

散朝后,刘秀去到清凉殿办公,并召来伏湛。现在伏湛既任尚书,又任行大司徒事,相当于既给刘秀做高级秘书,又给刘秀做丞相,一天到晚,忙得焦头烂额。

在清凉殿里,伏湛也是一脸的倦色,和刘秀商议完公务,在看文书的时候,他亦是呵欠连连。

刘秀有注意到伏湛的倦态,他放下手中的奏疏,问道:“这段时间,伏尚书是不是太过劳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