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战刃在手上,更有那种以前在非洲丛林猴子跳跃式的快速飞掠方法,也许就算有人瞥见点什么,就是一阵风就飘过去了吧,关键是没有声音啊!

所以他的草上飞轻快的掠过一段换别人十有八九都会暴露的开阔地,这已经是距离围栏最近的地方了,身上的低温的锡箔毯,也有效的能够在一定时间内为他提供防止被热成像仪发现的可能,一下就扑到几十米外的机库!时间很紧,掏出两个晚上在街上闲逛时候购买的吸盘玩具,利用自己的轻身,贴在光滑的波纹钢板机库外壁上,快速的攀登到高点侧方,灵巧的翻到那半柱体的机库内沿,六七十米长,二十米高的机库上,他这样一个人体就是一个极小的点,最怕的还是热成像仪,这种基地哨兵采用的都是大型成像仪,无论功率还是效果都比那些单兵的强太多……

那些探照灯其实都是用来麻痹人的,以为躲过雪亮的灯柱就可以躲过巡逻搜捕了?等着吧……那都是二战的做法了。

灵猫一般挂在波纹钢的屋檐下,这也是金属机库的一个特点,毕竟要考虑温差伸缩性,在顶部接头的地方都有那么一点缝隙,太大的面积伸缩性就比较大,那点缝隙就有好十几厘米,齐天林正是利用这点缝隙偷偷的观察机库里面!

其实外面看起来是弧形顶,里面的顶部是有无数的钢架横梁支撑出一个平面网状屋顶的,四架编号接近的V22鱼鹰旋翼机正整齐的停靠在宽阔的机库里面,下半夜了,也没有人在搞维护或者别的工作,但是依旧灯火通明,一个飞机护卫班,就在机库门口的值班室执勤。

齐天林掏出自己腰带上别着的多功能刀,在战刃的帮助下,尽可能不留下破坏痕迹的拆开眼前的波纹钢板,拉开一点口子,才让自己艰难的翻进去,这个时候,才距离他跳下楼顶不过十多分钟,锡箔毯上的冰碴子有些都还没有化开!

然后才摘下锡箔毯折叠好放在一边,轻巧的游动在那密密麻麻的钢架上面观察顶部的电缆。

毕竟能欺身到这里的人就几乎没有了,这里也不会大费周章的搞什么探测器,但是在摄像探头如此流行的现代,必要的谨慎是肯定要的。

不过钢架机库就这点好,所有的电线线缆都是明线,齐天林非同一般的眼力很快就顺藤摸瓜的找到了四部角落里的探头,也许是考虑到所拍场景是针对记录功能的,都是对着十米以下的空间,齐天林试着在几个高点角落检查一番没有发现别的探测器,才解开腰上的一盒海钓鱼线,这也是晚上随意在街头猎艳游逛的时候购买的,在这个海岛上这种东西简直随处可见,而且日本人对于制作这些东西,简直就是精细得不得了,齐天林随手购买的这种带有有机硅涂层的海钓线,仅仅几毫米粗,已经能承载近百磅的拉力,对于轻身的齐天林已经是没问题的了……

就这么把自己挂在钢梁上,手中抓着从另一头放下来的线,轻快的放线,让自己对正那架白天看到过的V22降落下去……

一旦落到七米高不到的可变向旋翼上,齐天林就算是隐藏住了,因为这四架明显是可以运用于舰船的型号,螺旋桨片都可以折叠起来,正好形成一个比较隐蔽的夹角,适合一个人潜伏在里面。

这才是齐天林白天看到最重要的一点,当时折叠起来的旋翼片是机械结构,现在抵近了观察果然只有几组很小的线路,说明没有太多的传感器,虽然不会开飞机,齐天林还是知道现在的飞机都是通过无数的传感器来保证各个环节的工作正常,所以任何一个电子自检不过关的情况都会被驾驶员或者地勤人员发现,从而保证安全。

那么……物理性的伤害呢?

齐天林小心翼翼的用战刃在旋翼片上割开口子!

土包子有土包子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