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一窝蜂嘛,现在那小说现在的销量,也就那么回事。”

林为民口中的“也就那么回事”,是指未破千万册。

《大明王朝1566》自出版以来,销量一直不错,但这部小说有个问题,就是历史小说的内容多少有点不接地气,说白了就是阅读门槛高,受众群体自然没有那么多。

前期销量不俗,但随着时间的流逝,长尾效应就没那么高了。

“我觉得吧,《大明王朝1566》的销量主要是卡在了阅读门槛上。还有《追凶》也是,这部小说可太可惜了!”于华略带惋惜的说道,“那两年林老师的作品可读性太高了!”

石铁生说道:“我倒觉得不是可读性高,而是过于炫技。入眼确实惊艳,但也注定了有很多人无法欣赏。”

“对对对,这个说法好。”于华拍手道。

林为民问石铁生,“别光说我的小说。你那《务虚笔记》写的怎么样了?”

“快写完了。”

“不容易,写了好几年,终于要写完了,回头我让人取稿子去。”

石铁生听到这话,表情有些犹豫,在林为民耳边嘟囔了几句。

林为民听完之后,笑道:“这个倒无所谓。那就先给《大家》发表嘛,回头我们社里给你出版,怎么样?”

石铁生其实也在犹豫阶段,林为民这么说,等于变相替他做了决定。

他思考片刻,最后做了决定,“好,那就这么办。”

“你们俩神神秘秘的说什么呢?”曲小伟问道。

林为民笑道:“没什么。《大家》联系铁生,说想发表他的《务虚笔记》,稿费出的比我们高。铁生有点不好意思,这有什么不好意思的,在哪发不是发?”

“比国文社稿费还高?《大家》这么有钱?”

“孤陋寡闻了吧?人家现在可是抱上了大腿。你忘了今年《大家》跟红河卷烟厂搞了个文学奖了?奖金10万块呢?”

说起《大家》,在国内文坛的地位并不高,因为这份刊物创刊时间很晚,是去年才创刊的半月刊。

但别看人家创刊时间晚,气魄却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