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早春今天心情大好,“别着急,到时候肯定给你补上。”

今天的发布会,程早春作为国文社领导自然是要出席的。

最近几天,程早春的心情就跟燕京现在的风一样,荡的厉害。

印刷厂紧赶慢赶,加印的图书在林为民获奖的一周之内终于开始陆续发货,这几天时间拉货的卡车源源不断的从印刷厂出发,将图书运到火车站货运站,没用几天就散布到全国各地。

各地嗷嗷待哺的书店和邮局终于喝上了救命的奶水,获奖的热度持续,销售形势一片大好。

赶上林为民回国,官方和媒体肯定还要再宣传一波,这个热潮恐怕还会持续一段时间。

国文社今年的奖金和福利,有着落了。

程早春看向林为民的眼神,如同看抱着金元宝的光屁股娃娃!

发布会开完,应付了一天的采访,林为民拒绝了之后一切的采访,包括文协要给他组织座谈会的请求。

算上在法国的时间,他已经连续半个多月每天都要接受采访,再采下去他感觉自己要吐了,这回获奖比他之前几年时间接受采访加在一起的时间都要长。

出版署、礼部、文协几家单位不依不饶,没事就给林为民打电话,甚至是登门拜访。

最后林为民无奈,只能搬出要创作新作品这个理由,这帮人才算老实了下来。

出国半个多月,基本没有闲着的时候,回到燕京终于可以闲下来,又不用上班,日子过的简直不要太舒心。

在他窝在家里享受着悠闲的时候,回国这一波的宣传攻势又掀起了高潮。

官方和文协方面抓不到林为民的差,便把目光对准了他身边的人。

文研所同学、老师、国文社同事、交好的作家……

但凡是跟林为民过从甚密的人,基本都没有逃过骚扰。

一时之间,全国的报刊、电台广播、电视台上关于林为民的内容甚嚣尘上,给林为民来了一次饱和式的舆论宣传。

这样的宣传带来的直接后果是,林为民在短时间内成了全国上下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大作家,就是你去问一个农村老太太都会知道的那种。

“谁?林为民?知道知道,大作家嘛!”

大概就是这种知名度。

龚古尔文学奖影响力发酵的终极效果终于出现了,在无数国人的心中,提起林为民的名字,他们率先冒出来的印象是“大作家”。

这个“大”不是夸张和形容词,而是发自内心的想法。

人家得了外国的文学大奖,以前从来没人得过的那种,这不是大作家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