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发就代表着社里对这部小说的认可,未来即便有外界的批评,有社里这把大伞在,他也能少淋些雨。

之江,海盐县。

邮递员如同往常一样将信件沿着院墙扔进院内便骑着自行车潇洒离去,信件静静的在地上躺了半天,直到于华从卫生院下班回家。

于华捡起信件,看到上面“《当代》编辑部”的字样,心中忍不住有些心中的期待和激动。

回到屋中,母亲正在做菜,父亲正在听收音机。

“又退稿了?”

于华没有说话,他打开信件,一目十行的读完信,表情欣喜若狂。

“爸!妈!《当代》让我去燕京改稿子!”

“什么?”父亲噌的一下从椅子上站起身,母亲也拎着菜刀从厨房冲出来,两人一脸不可置信的看向于华。

“《当代》让你去改稿子?”

于华用力的点头,“嗯。他们说我这篇小说写的不错,邀请我去燕京改稿,顺利的话可以发表。”

于父于母脸上满是激动,儿子这一两年一直在闷头写作,寄了不知道多少次稿子,也不知道被退回来了多少次,邮票都不知道费了多少,总算是熬出头了。

“说没说什么时候去啊?”于父问道。

“信里说让我给他们回个电话,越快越好。”

“好好好,你赶紧去给人家回电话。”于父对于华说了一句,转头对于母道:“今天中午多做两个菜。”

于母满脸笑容的答应下来。

于华压抑着脸上的笑容,连自行车都顾不上骑,就这么跑向了卫生院,院里才有能拨外线的电话。

好不容易接通了电话,于华有些激动的说了一声“喂,我是于华”。

电话那头是一个听上去有些苍老的声音,“你就是于华啊。等一下啊,我让林为民和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