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将领清了清喉咙,说道:“大将军,围魏救赵之战术,恐怕……不可行!”

盖延问道:“为何?”

那名将领皱着眉头说道:“东海郡乃董宪的老巢,董宪势力,早已根深蒂固,我军贸然深入,变数太多。另,东海郡乃隔绝我大汉和张步的屏障之地,张步绝不会让东海有失,我军若深入东海,弄不好,董宪还没率军回救,张步已先派军增援,到那时,我军将会陷入到被董宪军和张步军两面夹击的境地,有全军覆没之危!”

他的这番话,说进众将的心坎里,他们也认为贸然深入东海,太过冒险,董宪和张步早已达成结盟,而且东海之后,就是张步的势力范围,东海郡于张步而言,就是天然屏障,张步能让自己的天然屏障有失吗?

在场众将纷纷点头,附和道:“没错!以当前之局势,我军绝不能贸然深入东海!”

“还望大将军明断!”

一直沉默不语的庞萌,环视一眼在场诸将,朗声说道:“陛下已经下诏,要我东征军奉诏行事,你们现在可是要抗旨不遵?”

刚才说话的那名将领皱着眉头说道:“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这话难道庞将军没听过?”

本来就心情不佳的庞萌,一听这话,勃然大怒,气道:“陛下乃用兵之奇才,战不胜,攻必克,难道陛下之才,还不如汝等?你们能想到的凶险,难道陛下会想不到?”

庞萌这么说,就等于是拿着天子强压众人,这自然激起众人不满的心理。一名将官意味深长地说道:“之所以会有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这句话,是因为天子远在千里之外,根本不了解战场的局势,即便了解一些,也是过时的情报,所以,天子的授命,往往是不合时宜。”

“所以,你们是认定了陛下的围魏救赵不可行,你们要集体抗旨不遵?认为法不责众?”庞萌气恼地质问道。

在场众人面面相觑,皆垂下头,都不说话了。没有谁可以做到未卜先知,围魏救赵的战术只要还没有实际去执行,就没人能知道这个策略是会失败还是会成功。

现在人们唯一能判断出来的是,这个策略风险太大,一旦张步举重兵来援东海,己方的十万将军,很可能要被困死在东海郡的腹地。

盖延眉头紧锁,思前想后,斟酌再三,他也认为刘秀的围魏救赵不太可行,他不能拿着十万将士的性命去做这一场豪赌。

他深吸口气,说道:“当前,董宪军虽众,但兰陵之城防,也不是那么容易被攻破的,我军与贲休军里应外合,未必不能攻破二十万的董宪军。”

诸将纷纷点头,在他们看来,直接解兰陵的被困之危最为可行,己方十万将士,贲休有数万将士,合到一起是十多万人,敌方的董宪军兵力是众,但也仅仅是二十万而已,此战己方并不是真的没法打。

退一步讲,哪怕己方真战败了,也不至于全军覆没,还是可以撤走的嘛。

至于贲休以及他麾下的那几万人,终究是降军,己方也实在没有必要为了这几万降军,拿全军将士的性命去冒险。

盖延的话刚说完,庞萌手指着桌案上的诏书,厉声说道:“盖将军,盖延!陛下的诏书已经送到你的手里了,你要抗旨不遵,你可知这是何罪?”

眯了眯眼睛,盖延直视怒发冲冠的庞萌,振声说道:“我很清楚我在做什么!未能遵从诏书行事,我盖延身为全军主将,自会去向陛下解释!”

“你……你好大的胆子!”庞萌抬手指着盖延,气得直哆嗦。

盖延也生出了火气,大声喝道:“如果庞将军怕受到牵连,现在就可以走,也可以回到洛阳,去向陛下告我盖延的状!”

庞萌气得脸色涨红,指着盖延的手指头都直哆嗦,他连连点头,说道:“好、好、好!盖将军好大的本事,既然如此,我庞萌也不奉陪了,我就看你怎么去向陛下解释!”说完话,庞萌一甩袍袖,转身走出中军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