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宠这种专捡好听的说,话里话外都透着阿谀奉承,让刘秀心里有些不悦。

他意味深长地说道:“彭太守在渔阳担任太守期间,将渔阳治理得很好,希望彭太守能再接再厉,继续固守北方,如此,后方无忧,我心也安稳了不少啊!”

刘秀说这话,明显是在安抚彭宠,只要你能安分守己,无论旁人怎么弹劾、怎么检举,你都能坐稳太守的位置。

可在彭宠听来,刘秀这么说,就是在明确的告诉自己,你已升迁无望,以后,你就在渔阳郡做太守做到死吧。

彭宠表面上对刘秀的安抚千恩万谢,心里却是既愤怒,又难过,还有些无奈和无力。

这次彭宠入京觐见,非但没有改善他们君臣二人的关系,反而之间的芥蒂还更进一步的加深。

老上级入京,作为曾经下属的吴汉和王梁,自然都是热情款待彭宠。吴汉在自家设宴,将朝中的文武大臣基本都请来了,为彭宠接风洗尘。

吴汉是大司马,大司马府建得也十分气派,而且三公的府邸竖列排开,紧挨着皇宫,无论是地脚还是规格、气派,都令彭宠为之眼红。

等朝中大臣们相继到来之后,彭宠更是感受到了差别待遇。人们见到吴汉和王梁,无不快步上前,毕恭毕敬地深施一礼,称呼一声大司马、大司空,吴公、王公。

而见到他,则是随意地拱手一礼,甚至连目光都不愿意在他身上多做停留。

要知道这场宴会,他彭宠才是主角,可人们对吴汉、王梁的态度,和对他的态度,表现出那么明显的落差,可想而知,心高气傲的彭宠,当时是何种心情。

吴汉的这次宴请,也是起到了反效果,非但未能消除彭宠心里的不痛快,反而还加深了他心里的不满和怨恨。

彭宠这次到洛阳,原本打算多住几日,也和朝中的大臣们好好认识一番,交好关系,可结果他只待了两天,就离开了洛阳,返回渔阳,甚至走的时候,都没亲自来向刘秀这个天子辞行,而是让吴汉和王梁代自己说一声。

王梁有劝彭宠,而彭宠根本听不进去。

以前,吴汉和王梁都是他的属下官员,可现在呢,两人一个是大司马,一个是大司空,而自己还只是个小小的太守,不看到吴汉和王梁,他的心情还能好点,只要一看到他俩,彭宠就把抓揉肠一般,妒忌的都快要发疯。

等彭宠回到渔阳后,朱浮对彭宠的弹劾更勤了。

朱浮的奏疏一封接着一封的传到洛阳,说彭宠回到渔阳,终日愤愤不平,自称他的功绩足以封王,现在却只被封了个侯,对陛下极为不满;彭宠认为自己的功绩在吴汉、王梁之上,吴汉、王梁皆被封三公之一,而他还只是渔阳太守,对陛下极为不满……

看着朱浮这些弹劾的奏疏,刘秀对彭宠有再多的好印象,有再深的感激之情,也渐渐被磨没了。

朱浮对彭宠的弹劾,有些是有事实依据的,彭宠的确是个贪财的人,也的确会借职权之便,中饱私囊。

但说彭宠谋反,纯属无稽之谈,这些弹劾,纯粹是朱浮单方面对彭宠的构陷。

人都是有两面性的,在朱浮身上,表现得尤其明显。他对刘秀的确是忠心耿耿,他的能力也的确是有过人之处,但他的人品,着实是不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