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两郡郡军抵达中山郡的卢奴,刘秀亲自出城相迎。

众将当中,唯一见过刘秀的就是耿弇。看到骑着马,兴冲冲出城而来的刘秀,耿弇面露喜色,向身边的众人兴奋道:“是主公!主公亲自来迎接我们了!”

刘秀刚到众人近前,还没来得及从马上下来,耿弇已迫不及待地屈膝跪地,向前叩首,大声说道:“末将耿弇,拜见主公!”

在场的吴汉、寇恂、景丹、王梁、严宣等人,也都齐刷刷下跪叩首,异口同声道:“末将拜见大司马!”

目前还只有耿弇正式拜在刘秀的麾下,至于其他人,刘秀肯不肯收还不一定呢,他们也不好意思直接叫主公,只能叫大司马。

刘秀下马,快步上前,先是把耿弇从地上拉起,然后又满脸笑容地看着其余众人,摆手说道:“诸位快快请起!”

说着,他又对耿弇道:“伯昭,快向我引荐一下!”

等众人相继起身后,耿弇把众人一一介绍给刘秀。他先是介绍一番上谷郡这边的人,而后介绍渔阳郡那边的人。介绍到吴汉的时候,刘秀感觉眼前一亮。

吴汉年纪不大,才二十多岁,生得非常漂亮,面如冠玉,浓眉大眼,鼻梁高挺,唇红齿白,身材修长,笔直挺拔,往那里一站,当真是英姿飒爽,玉树临风,器宇轩昂,神采奕奕。

这样的吴汉,站在自己面前,让刘秀打心眼里觉得喜欢。

用现代的话讲,刘秀绝对是外貌协会的人,对于那些长得漂亮的人,他会自然而然地生出好感。

虽说同性相斥,但对于比自己英俊的男子,刘秀丝毫不会生出妒忌和排斥感。

吴汉向刘秀毕恭毕敬地深施一礼,说道:“属下吴汉,字子颜,对明公之威名,仰慕已久,今日得见明公,实乃三生有幸,汉愿拜在明公麾下,肝脑涂地,在所不辞!”

说话之间,吴汉屈膝跪地,向前叩首。刘秀一脸的惊喜之色,连忙伸手把吴汉搀扶起来,说道:“子颜在渔阳的大名,我也是久有耳闻,能得子颜相助,我汉室何愁不兴?”

刘秀此话一出,吴汉乐得嘴角都快咧到耳朵根下面了。被刘秀拉起来时,他还特意用眼角扫了扫左右的众人,好像在说,怎么样,我吴汉虽远在幽州渔阳,但我的名字,连主公都曾有所耳闻。

如果人们知道吴汉此时心里是怎么想的,估计都会忍不住翻他白眼,还得顺便提醒他一句,主公那是在和你客套呢,你连这都听不出来?

刘秀把众人接入城内,分宾主落座后,刘秀感叹道:“耿太守和彭太守胸怀大义,忠贞不二,此次对秀这般鼎力相助,秀实在感激不尽。秀自当呈报陛下,请陛下封赏两位太守!”

寇恂眼珠转了转,追问道:“大司马打算向陛下请什么样的封赏?”

刘秀没有多想,正色说道:“以耿太守和彭太守之功绩,足以封侯!”

寇恂紧接着问道:“大司马能否赐下封号?”

此话一出,在场众人心头同是一惊。封侯之事,那只能由天子决定,刘秀只是大司马,而且还只是个行大司马事,怎么可以随便赐侯爵封号?

刘秀愣了一下,若有所思地摇头说道:“这……恐怕不妥吧?”

寇恂正色说道:“现耿太守和彭太守虽都支持大司马,但郡府官员,仍有诸多不服者,倘若两位太守都能获得侯爵封号,必可大大稳定人心!后方巩固,大司马在前方,亦可专心致志,再无后顾之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