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秀这一路走来,对此深有体会。

过了黄泽,接下来的路程倒是太平了许多,虽然所过的地方依旧是满目疮痍,良田荒废,但他们没有再遇到檀乡军的人。

能够感受得出来,起义军对郡城还是相当忌惮的,距离郡城越近,就越难见到起义军的人。

长话短说,刘秀一行人风餐露宿,走了十多天的路,这日,他们终于抵达魏城郡的郡城,邺城。

自从进入魏城郡以来,刘秀等人还是第一次看到像样的城邑。

与其它地方相比,邺城要繁华得多,估计城内的人口,就算不到十万,但也差不多了,城门前,以及城墙上,都有大批的军兵在看守。

郡府这边已经得到消息,知道刘秀奉命巡抚河北之事。

魏城郡的太守名叫王仪,说起来这个王仪和刘秀还有些渊源。王仪的前一任太守,名叫李焉,谶学大师,玄学的高材生。

后来有个算命先生王况,找到李焉,说他参透谶语,当今天下,是‘刘氏当兴,李氏为辅’,这个李氏,说的应该就是李大人你了。

李焉听后,深以为然,而后便和王况一同著书,预测新莽朝廷大小官员的凶吉。

还别说,这两人都挺能写的,他二人著出十多万字的书,几乎把当时朝廷官员的凶吉都预测了一遍。

后来,他二人的行径被人告发,李焉连同王况,一并被朝廷斩首。

而当时告发李焉和王况的人,就是这位现任太守王仪,王仪也正是通过这次的告发,才得到王莽的赏识,由郡吏一下子被提拔到太守的位置上。

王仪这个人,实则就是个墙头草,很善于投机倒把,而且从中也的确尝到了甜头。现在王莽已死,大新朝已灭,取而代之的是更始帝刘玄,大汉更始朝廷。

王莽都已经死了,大新朝都已经亡了,王仪哪里还会再继续忠于王莽?长安被攻陷后,王仪可是第一批向更始朝廷递交顺表的地方官员之一。

现在刘秀奉命来河北招抚,王仪极为重视,听闻守城的官兵前来禀报,刘秀已到邺城,王仪立刻召集郡府的官员,然后亲自带着一干郡吏,出城迎接。

此时刘秀等人都挺狼狈的,一个个的污头垢面,如果不仔细看,根本分不清楚谁是谁。好在刘秀手中那根拴着黄布条的棍子还算醒目,王仪一眼便看到了。

王仪抢步上前,屈膝跪地,向前叩首,大声说道:“下官魏城郡太守王仪,拜见武信侯!”

刘秀身边的人,从不以武信侯称呼他,这个头衔对于刘秀而言,简直就是种羞辱。

不过王仪并不了解这些,按规矩,他当然要以刘秀最大的头衔来称呼他。

刘秀倒也没有表现出不悦,他走上前去,把王仪从地上拉起,含笑说道:“王太守快快请起!”

王仪站起身形,义愤填膺地说道:“王莽大逆不道,篡夺汉室江山,好在英主横空出世,且有武信侯这样的英杰相助,拨乱反正,诛杀奸贼,光复大汉,实乃天下之幸,黎民之幸啊!每逢下官思及莽贼之恶行,皆痛心不已,哀天下之不幸,悲黎民之困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