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来到刘秀身边,说道:“陛下莫要气坏了身子。”

刘秀一字一顿地说道:“匈奴人屡次犯我边疆,杀掠我边民,守边将士,为保我大汉疆土,每年不知有多少英烈血洒北疆,而彭宠,竟勾结匈奴,引匈奴军进入幽州,真乃我汉人奇耻之大辱!”

阴丽华眼珠转了转,柔声说道:“幽州只要有耿太守在,即便匈奴入境,也不会掀起太大的乱子。”

“哦?”刘秀不解地看着阴丽华。

“难道陛下忘了,耿太守的二公子耿舒,可是有过大胜匈奴骑兵的战绩!”阴丽华提醒道。

刘秀平定河北的时候,阴丽华虽然不在刘秀身边,但到了洛阳之后,她抽空把以前的战报都翻看了一遍。

当初代县县令张晔,勾结匈奴,引匈奴军进入代郡,上谷郡这边派出耿舒,率领幽州突骑,对阵匈奴骑兵。

这一战,耿舒表现出了极强的统帅能力和对阵能力,率领着幽州突骑,把匈奴骑兵杀得大败。

在前文中也提过,耿弇的弟弟耿舒,纵观他这一生的战绩,只要是对阵匈奴人,就像是打了鸡血似的,战力瞬间翻倍。

这或许也是因为上谷郡属边疆,耿舒长年和匈奴人打交道,十分精通匈奴人的战法、战术,所以他在对阵匈奴人的时候,是屡战屡胜,未尝一败,光是死在耿舒手里的匈奴王,便不下两个。

听阴丽华提到了耿舒,刘秀也一下子想起了耿况这位能征惯战的二儿子。他缓缓点头,幽幽说道:“有耿舒在上谷,可保上谷不失,上谷不失,幽州短时间内也就不会发生大乱子。”

只要再给他一点时间,无论是对赤眉军,还是对邓奉、对刘永,只要有一条战线的战争结束,他便可以抽调出兵力,讨伐彭宠,解决掉这个幽州的祸害。

西线战场。

赤眉军已经挺近弘农,邓禹军根本无力阻止赤眉军的推进。这时候,邓禹军驻扎在弘农郡的湖县,以冯异为首的第二支西征军,业已进入弘农,驻扎在宜阳。

湖县为位于弘农郡府弘农县的西面,宜阳则位于弘农县的东面。

赤眉军来势汹汹,邓禹知道己方兵马无力独自抵抗,他邀冯异进军湖县,与己方合兵一处,共同抵抗赤眉军的推进。

冯异拒绝了邓禹的请求,在冯异看来,因为先前邓禹的连战连败,已导致赤眉军士气大盛,己方现在若是硬抵其锋芒,实为不智之举。

他劝邓禹不要在湖县阻击赤眉军,应放其通过湖县,然后己方一个在宜阳,一个在湖县,可分从东西两边夹击赤眉军,使其收尾难顾,如此,己方可获大胜。

邓禹看了冯异传来的回信,认真思考起来,觉得冯异的战术也是可行的。不过邓禹麾下的众将们不太同意冯异的战术,其中反对最强烈的是车骑将军邓弘。

邓弘是邓禹的堂兄,骁勇善战,在军中的威望颇高。邓弘认为,现在己方有七八万的兵马,冯异有七八万的兵马,另外,弘农太守景丹,也能凑出一两万的兵马,合到一起,有差不多二十万众的兵马,完全具备了和赤眉军正面交锋的实力。

既然如此,己方为何还要退让,还要避战?现在明明就是己方反击赤眉军最好的时机。

邓禹思前想后,觉得邓弘的战术还是过于冒险,认为冯异的策略最为可行。

见邓禹不肯听从自己的主张,邓弘大失所望。

或许是为了证明邓禹、冯异都错了,而自己是对的,邓弘做出一件令人意想不到的事,带着一部分兵马,私自去迎战赤眉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