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国的名士很排外,本身不团结,而赵国的学术家是最团结的一批人了,他们相互抱团,还沉浸在过去的那种传统之中,四处鼓吹些不该限制王权,行春秋仁政之类的屁话,有这种观点的官员也不少,虽然被刘长带走了一批,但是这种主流思想却没有被动摇,韩婴的使命就是打击这种本土思想,让自己的主张在赵国流行起来,可以说,他的任务很艰巨,不允许他有半点的迟疑。

袁盎的脸色变得不太好看,转身就离开了这里。

韩婴想要说些什么,却来不及说,看着袁盎远去,他再次长叹了一声,许久都不曾开口的辕固生走到了他的身边,平静的开口说道:“韩君莫要多想,安心准备迎战便是了。”

“迎战??”

“是迎战,赵国这些士人,大多都是儒家,若是无法战胜他们,那整个儒家都要因为他们的主张而遭殃,先前公羊的事情,您可莫要忘却……等他们真正闹出事的时候,陛下可不会区分是什么儒,所有的儒家都会一同遭受打压……尤其是当今的太子,又不与儒亲近……”

韩婴再次长叹,“我知道了。”

当天的宴席很快就召开了,这也是赵国内部的一个传统,新的官员上任,就要先拜见赵王,由赵王摆宴来款待,成为赵王之臣,然后再前往地方……名义上,赵王确实是这片土地上的最高统治者,这样的习惯也算不上是违背律法的,但是庙堂不喜欢赵国的原因大概也是因为这些所谓的传统。

皇帝册封的官员,在地方上还要被诸侯王再册封一遍,你这是什么意思??

赵王宫内,群臣坐在两侧,彼此的关系一眼就能看得出来。

袁盎这一派占据着上层,像国尉这样比较重要的位置都是亲近袁盎的,他们坐在最靠近赵王的地方,彼此低声交谈着,其余那些被他们所隔开的官员们,通过眼神来彼此示意,跟袁盎等人不太亲近,对这些新来的官员们也带着些许的敌视。自从庙堂颁发律法,要求本地士人不能出任本地官职后,聪明的赵国人采取了很有效的办法,转户籍。

他们将户籍转到清河,甚至是转到代,唐等地,然后再来担任赵国的官员,这种钻空子的办法同样让庙堂很是不满。

随着一阵大笑,宴会的主角刘如意正式登场。

别的不提,光是这卖相,赵王还是相当不错的,酷似高皇帝的模样,让他看起来威风凛凛的,不少新来的官员们都是忍不住的低下了头。

刘如意开心的坐在了上位,看着这些新来的官员们,脸上满是喜色。

长弟够意思啊,知道我赵国人才不够用,特意送来了一批人,自己还得想办法回礼才是!

刘如意坐在上位,看着面前的众人,大声的说道:“今日,寡人设宴,是为了款待这些新来赵国的贤才们……往后,你们便是同僚,要互相扶持,共同辅佐寡人,治理好赵国!!”

“寡人先为诸公饮!”

刘如意举起了酒盏,群臣纷纷大拜。

刘如意随即又吹起了自己治下的赵国,说起赵国是多么的富裕,多么的强盛之类,宴会正式开始,新来的官员们被介绍给那些老人,也有人来为新人们介绍起那些老人,众人互相拜见……韩婴只是沉默的看着这一幕,心里有些纠结,陛下的命令当然是不能违背的,可是要如何对这些人开启骂战呢?总不能起身就对他们破口大骂吧?

就在他迟疑的时候,袁盎摸了摸鼻子,席内忽然有官员起身,冷笑着说道:“韩公啊,早听闻您的威名,今日大王设宴款待,您不饮酒,也不吃饭,更不来拜见我们这些同僚,这是因为什么缘故呢?难道是轻视我吗?!”

韩婴一愣,自己还没开始发难,怎么这些人反而跟自己开骂了??

他清了清嗓子,拿起了面前的酒盏,“也并非是轻视您……”

一旁的辕固生忽然笑了起来,“韩公不轻视您,我们韩公所轻视的,是你们所有的赵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