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倒不至于跟孩子计较,只第二日上朝难免精神不济。

与福晋算了好久账,又被耳提面命引发提心吊胆的胤禔更直接顶了俩熊猫眼,恨不得在朝堂上打盹。

当着文武百官呢,康熙倒也给他留了几分脸面。

下朝就把人喊到昭仁殿,骂了个狗血淋头。这若在以往,胤禔保准惶恐到无以复加,挖空了心思解释。就怕一着不慎,惹了皇父厌恶,导致夺嫡路还没怎么开始就黯然结束。

可现在,他知道大半答案,已经有悬崖勒马的想法了啊!

再面对康熙的时候,就少了很多战战兢兢,多了不少父子爷们间的亲近自然。

还能苦哈哈地抹了抹脸:“皇阿玛还说,这不都怪您?好好的,非把那小冤家留在宫里。弄得儿子是又喜又怕,翻来覆去快亮天才勉强合了会儿眼。没一刻钟就又起来上朝……”

见他有锅还敢往皇父身上甩,康熙整个人都惊住了:“混账东西,孩子留宫里三两日而已,又不是什么龙潭虎穴,哪儿至于你如此?”

“儿子自幼习武,哪怕什么龙潭虎穴?只舍不得孩子,又担心留在宫中搅扰皇阿玛跟额娘。儿子以往挺豁达爽朗的汉子,哪想当了阿玛后竟……或者,这就是当阿玛的天性?总怕孩子有丝毫不妥……”

少年眉头微皱,似乎有些嫌弃自己的样子,可一提起孩子又眉眼温柔,疼爱万分。

康熙笑骂:“德行!婆婆妈妈,哪有点满洲巴图鲁的气势?”

巴图鲁?

胤禔憨笑:“皇阿玛还记着呢?嘿嘿,儿子幼时长在噶禄家,常听他讲皇阿玛智擒鳌拜的勇武。一直心向往之,做梦都想成一个为皇阿玛披坚执锐,扫荡四方来犯之敌的巴图鲁。”

“这些年勤学武艺,深耕兵法,无不是为那一刻而努力。”

猿臂蜂腰,英气逼人的好大儿满眼孺慕,言说时刻准备为阿玛分忧解难。

饶是康熙,也忍不住满心激动,自豪。可瞅瞅他那因担心孩子而熬出来的黑眼圈,到嘴边的夸奖都变成了嫌弃。

胤禔瞪眼:“皇阿玛这就是偏见了啊。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一个连至亲都不放心上的人,再如何天纵之才也没法让人放心任用吧?”

一旦出事儿,你连个拿捏他的方法都没。

扣下他家人,他请分一杯羹什么的,是不是想想就糟心?

刚想夸他文才的康熙真有点糟心了,更郁闷的是那混小子还摊手:“儿子可不冒领功劳,那两句是福晋念叨儿子的,听久了,儿子竟深以为然。”

伊凤眨眼,虽然不怎么厚道,但还是得问一句:“然后,爷就被皇阿玛踹出了昭仁殿,还被太子瞧了个正着?”

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