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父子君臣的,一直在夸夸夸,半天也不进入正题,可把张英急的哟!

连点子矜持都顾不上了。

赶紧上前参见:“臣启皇上,微臣已经把水泥相关都了解得七七八八了。深觉此物价格低廉,烧制方便,还用途多多,宜早大规模建窑生产。”

“恰逢大清蒙古各部的快速通路正在积极建设中,皇上何不命工部先弄几个水泥窑来试铺一下?若果可以,那不管是工期、质量,都会有很大改善。”

刚还老神在在,以为自己碗里多了一杯羹的内务府大臣:???

张英老小子这是府底抽薪,打算把锅都给爷们搬走啊。

叔可忍,婶婶忍不得。

内务府大臣赶紧出列:“在通蒙古各地快速通路上应用水泥,倒是可行。但这水泥窑,还是得由内务府来。到底咱们下辖有玻璃厂,相关经验丰富,熟手也多。”

“肯定能快速把这个摊子支起来,大批往张大人工部督建的快速通路上运送大量水泥。”

张英笑:“咱们工部本就是管理全国工程事务的机关,执掌的就是土木兴建之制,器物利用之势,渠堰疏降之法陵寝供亿之典。”

“水泥涉及的水利、交通等,都是咱们工部的职责所在。工部自然责无旁贷,无需劳动内务府。”

免得辛辛苦苦修条路,还要被尔等卡着原料供应,甚至按地上扒一层皮。

虽然距离上次大惩内务府没有多久,皇上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

大大削弱了包衣世家的权责,也在增加官员俸禄的同时,加大了刑法处置力度。受贿、行贿、贪污等,一经查处不但本人重刑,抄没家产,直系三代子孙亦不能参加科考。

严重的,还要剥夺旗籍,发配宁古塔与披甲人为奴。

火耗归公,但不设养廉银。只大幅度提高俸银,有类似于冰点阁的奖罚与考核制度。保证只要勤勤恳恳为官,就肯定能过上不贪不腐便能富足的生活。

与此同时,专门的考核监督机构也应运而生。

极大程度上防止了贪腐的滋生。

可财帛动人心,守着那么大个米缸,哪有老鼠不动心?为防止些个不必要的扯皮,张英也觉得有必要把水泥窑划拉到工部来。

而他这么一说,兵部尚书也觉得自己可以。

毕竟这水泥还可以广泛利用在城防方面呢不是?

“那后来呢,后来怎么样了?到底是谁,咳咳,或者说哪个部门抢到了水泥窑的最终建造权呢?”伊凤眨眼,饶有兴致地追问。

“当然张英啊,有他在,还有别人什么事儿呢?”

胤禔笑,也是服了那位的能言善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