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过一条小道,就是老二的院子,老二跟他的时候,明玉怀着孩子,替他张罗娶了这位姨太太。当时在他心里老二才是自己按照心意娶的女人,他对老二远远好过明玉。不过老二也是个明白人,对明玉这么些年一直十分恭敬。

舒彦聪明沉稳能办大事,舒华虽然资质差了点,不过老家这么多田地,还有这么多铺面,也要有人看着。两个成年的儿子,各管各的,井水不犯河水,宋老爷一直暗自庆幸自己家里没有别的人家那些兄弟之间争来吵去的破事儿。

想到这里,宋老爷决定就去老二那里了真是衣不如新,人不如故。

二姨太的院子,算是宅子里大的了,毕竟二少爷一家子也跟着二姨太住,东厢房三间是二少爷一家子的地儿。

自从有了又有身段又妩媚的三姨太,宋老爷基本就不来二姨太院里歇着了。

二姨太这里刚刚听下人跟她掰扯完新鲜出炉的消息,知道了大少爷跟大少奶奶离婚了,大少爷还把大太太给气昏了,心里正是暗自欢喜。

儿子那么卖力,家里最大的产业还不是交给大少爷?老爷那么多儿子,好似只有大少爷才是亲生的,凭什么呀?

听见外头佣人说:“二姨太,老爷来了!”

她走过去:“老爷!”

佣人确定了老爷去了二姨太那里,饭菜跟着送了过来,宋老爷问二姨太:“你吃过了吗?”

“吃过了。”

“再陪我吃点儿。”

佣人把饭菜给摆上,宋老爷坐下,二姨太给他倒了一盅酒,宋老爷一口喝下,二姨太给老爷夹了两块鱼片放进碗里:“老爷,别光喝酒,吃口菜,垫垫肚子。”

虽然这个姨太太已经不再年轻,好歹她省事儿,不像小五和老三,作天作地,宋老爷刚刚被大太太赶了出来,正心烦着呢!老二这里安安静静吃顿饭,挺好,真的挺好。

“听说大太太病了?”

“嗯,忧思过度。你也应该知道了,又受了舒彦跟雅韵离婚的刺激,所以一时之间承受不了。舒彦实在太混账了,这么大的事都不跟我们商量,短短时间内擅自做主,这孩子实在太不懂事了,气死我了。”宋老爷恨恨地喝了一盏酒。

二姨太进宋家二十三年了,从进宋家,就知道少爷和少奶奶两人关系不好,可这么多年过去了,少爷变成老爷,关系不好,太太还是太太,她还是得恭恭敬敬叫一声大姐。

这么多年老爷只要回家,不出去应酬,一定是跟太太一起吃饭,二姨太不止一次分析了,到底是为什么?后来想明白了,谁叫人家肚子争气,生了个好儿子,现在这个儿子闯了大祸。宋家是要脸面的,怎么能离婚?

今天太阳打西边儿出来,老爷气得到她这里吃饭,大太太是多拎不清?儿子不行了,她还有什么?

“大少爷是从小被捧在手里宠大的,所以才敢新婚之夜跑了,又这样把大少奶奶给休了。不像舒华,虽然不够聪明,他老实啊!”

宋老爷是希望温柔识相的老二能劝慰他几句,让他面子上能好过些,老二却在这个时候踩着舒彦捧舒华,舒华是个什么资质,他不知道?

老二还在说:“老爷舒华这几年老实本分,跟他媳妇儿也好,老爷让他往东就不会往西。整日介守着宁波这里的田地,也没个大出息。其实,舒华这个孩子一点儿都不笨的呀,平时对大太太比对我还好,可到底不是大太太肚子里生出来的,打小儿,读书上,大太太对他就不那么上心,不像大少爷那样悉心教导。只要您带他去上海,跟您一段时间,就知道了。这孩子聪明能干还听话。”

听到这里宋老爷放下筷子看二姨太:“大太太没在舒华身上费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