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说,周公子和小燕子都获得了金像奖的影后,你觉得这能给她们带来多大的声誉和好处?能给她们增加薪酬,还是能让她们更加声名远播?

根本没什么好处!

既然是如此,我眼巴巴的来参加你的金像奖干什么?你还歧视偏见严重,我吃多了才来捧你的臭脚。

香江的金像奖,只有融入了内地的电影圈里面,才有不断发展壮大的机会。

以后有着内地15亿人口的支撑,香江金像奖完全能成为一个亚洲第一大奖,而不是在一片落寞之中沉寂下去。

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是殷俊来执掌金像奖。

他肯定会比舒旗更加早一步来创立金像奖。

只要拿到了这个名分,那么接下来的就是殷俊要慢慢完善的了。

由于实际情况,在宝岛没有解除禁制之前,殷俊还是不能明目张胆的去评选华国内地拍摄的电影。

但从一开始,殷俊就会把内地演员纳入到金像奖的评选名单之中。

至于说殷俊怕不怕宝岛那边对金像奖的封杀,那根本不是问题。

因为在1985年的第四届金像奖评选上面,斯琴镐娃阿姨就凭借着《似水流年》夺得了金像奖最佳女主角,荣登影后宝座。

《似水流年》打了一个擦边球,这部电影是香江人投资、香江人导演的,斯琴镐娃只不过是一个演员而已,在整体的效果上起的作用不大,所以宝岛那边也没有太计较,后来《似水流年》还卖到宝岛上映了呢。

宝岛对《似水流年》的唯一处罚,也就是不允许它参加宝岛金马奖的评比,理由也并不粗暴,而是说送过去的时候,错过了报名参加的时限而已。

殷俊之所以不明目张胆的评选华国内地电影,根本不是怕宝岛对他怎么样,而是因为香江这边的演员、制作人员们,经常要依仗宝岛这个第一外埠票仓吃饭,所以如果殷俊得罪了宝岛,那么殷俊的电影根本就没有多少人来拍。

明知道再等几年就会越来越宽松,殷俊自然不可能选择去硬碰硬。

特别是在一开始的时候,殷俊还没有掌控佳视,也没有掌控一家电影公司,也没有掌握一条院线的时候,殷俊自然知道什么叫做低调做人。

可是,时不时的就请一些内地来的演员们参加电影电视剧的制作,殷俊却必须要从头开始做。

想要和内地电影界建立关系,大家共同来把电影做好,殷俊需要付出不少的努力。

不过殷俊也知道,在香江也是很有一些有识之士的。

比如最早的甘帼亮,80年代就到内地去发展影视事业,联系香江和内地的文化交流了。

到时候殷俊用他当先锋,再加上小胖子文骏这些精英们,还凑不能在内地打出一片天,再吸引一些人才过来?

别的不说,你甭看香江人把自己的电影人才吹嘘得那么厉害,殷俊就问一个问题,哪个摄像师在色彩的捕捉和调配上面,能比得过张呓谋的?

还有更多的内地电影电视的一群演员艺术家们,能超越巅峰的周闰发的都有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