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一吃瓜就知道锦衣卫求他们帮忙,只是为了方便,并没有私下往来,可以证明自己的清白。

户部尚书分出部分人去赌坊,同时派人去二皇子的府邸借人。

因楚婳离开户部,无瓜可吃,一些只想吃瓜没有事业心的姑娘们就回了二皇子府,他此举就是以“看热闹”的理由将人请回来帮忙。

姑娘们的确没见过现场抄家,也没去过赌坊,还真为这个答应了。

在双方的联合作业之下,可算在黄昏时分忙完赌坊和吕家的所有事。

账目明细先一步呈到了龙案,而后是从吕家人那审出来的口供。

西戎探子的嘴紧一点,暂时撬不开,吕家人那边得知吕正业给西戎送了一百万两,以为要背上通敌叛国的罪名满门抄斩,哪敢不配合?

御书房内,皇帝和百官看完账本和口供后,不禁反思自我。

听到吕正业输了一百万两,君臣没觉得哪里不对劲。

吕家先祖当年跟着大盛开国皇帝打天下,开国功臣有不少优待,吕家做了一百多年的木材生意,吕正业又从国库和私库偷去那么多东西,有个一百万不是挺正常的吗?

再者,近期抄家抄的多了,这家几百万,那家几百万,他们听着听着就习惯了,户部尚书还觉得少呢。

不是楚婳大致算了一下,他们或许得等搜查到吕正业的密室时才发现。

不行,得反省一下。

不能见多了几百万,就把眼光放高了,不把几万十几万的小钱放在眼里!

大理寺卿站在一个比较公正的角度:“吕正业罪大恶极,理应按律严惩,吕家其他人没有参与,按理应从轻发落。”

刑部尚书却有不同意见:“吕正业偷窃国库和皇上的私库,多年来虐杀数人,私自开采朱砂矿,向西戎输送一百两万,这是资敌!”

“以上桩桩件件,哪一件不是罪大恶极?吕家其他人不是同罪,也有失察之责,包庇之罪,纵容之嫌。”

一个从轻,一个从重,立场鲜明,理由更鲜明。

有他们俩打前锋,其他官员各自发表意见,讨论得很是激烈。

他们中有些人和吕家有姻亲关系,受人之托,帮忙说好话:

“子不教父之过,吕家的确有失察之罪,看在还没造成什么严重后果的份上,从轻处罚吧。”

有些人得过吕家的照拂,得还这份人情:

“吕正业打杀的都是签下卖身契的奴仆,本就掌握着生杀大权,吕家人后续也有妥善安置其家人,罪不至此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