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去买两只烤鸭,再弄一坛酒,我要跟康茂才好好聊聊。”

杨宪怔了怔,张希孟这胆子够大的!

不过他到底没敢废话,乖乖去办了。

张希孟就这样提着酒菜,来见康茂才。

“康将军或许听说过我,我叫张希孟,是经历司经历!”

康茂才下意识一愣,张希孟这个名字他听了不下一百遍!毫不夸张讲,朱家军中,你可以不知道朱元璋,但是不能不知道张希孟。

这倒不是说张希孟越权,架空了老朱,而是张希孟制定的那些规章制度,简直巨细靡遗。

偏偏康茂才又是个读过书的,算是儒将,他很能从这些规章的背后,体察制定者的用心,因此康茂才对张希孟有着不一样的敬佩之情。

如今一见,张希孟恐怕只有十六七的样子,比想象还要年轻许多,他哪来这么大的本事啊?

“康将军读过书吗?”

又是这句经典台词,张希孟发觉从一个人的文化认知上面下手,非常方便,很容易取得共鸣。

康茂才道:“小时候家母教我读过书,略通一些经义!”

张希孟一笑:“怪不得没有去投靠天完……康将军,你不是走投无路,对吧?”

康茂才一怔,随即道:“上位仁义之名,天下皆知,四海之内,唯有上位是真正的雄主!”

这话说得很有意思,康茂才是蕲春人,他跟天完的那帮将领都打过仗,凑巧的是,他早年还跟陈友谅是朋友。

这就很尴尬了。

康茂才早年是召集乡勇,抵抗天完,按理说他不该投靠徐寿辉。可现在陈友谅崭露头角,老康过去,也未必就没有出路。

偏偏他又是蕲春人,和淮西这伙人不一样。

张希孟说他不是走投无路,就是给康茂才面子,他可以投靠老朱,也可以逃回老家。

当然了,从此返回蕲春,还能带回去多少兵,那就只有天知道了。

“康将军,你既然认准了上位,那是你眼光独到,很凑巧,我们这些人也是这么看的。一个势力,想要问鼎天下,不是看拳头多大,兵马多少……而是看有没有雄心壮志,能不能争取到最多的百姓支持。上位推行均田,废除苛捐杂税,种种作为,都是顺应民心之举,尤其重要的是,上位身体力行,能把这些事情落到实处。我可以跟你保证,要不了多久,金陵就能焕然一新。”

张希孟笑呵呵道:“我酒量不行,只能敬康将军一杯,相信上位,也相信朱家军,你的选择没有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