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严奉若和严秀才

一局棋后, 杜长兰起身告辞,杜蕴也拱了拱小手,声音里还带着稚嫩:“奉若伯伯再见。”

严奉若点点头。

小孩儿退后三步, 这才转身牵住他爹的手离开, 然而行至门处他爹却停下,杜蕴听见他爹的声音:“我瞧奉若兄与严先生, 眉宇间似有相似。”

严奉若慢吞吞收捡棋子:“若长兰是指兴平镇严氏学堂的严先生, 那我与他却是颇有关联。”

“关联?”

杜蕴眨了眨眼,下意识道:“奉若伯伯姓严, 严老先生也姓严,好巧……”声音戛然而止。

严奉若将最后一颗棋子丢进棋盒, “严氏学堂的严秀才, 正是家父。”

小孩儿不敢置信的瞪圆眼,看着眼前清冷却病弱的美青年, 回忆记忆里严肃板正的严秀才, 这怎么会…会是父子?

杜长兰摇头笑道,“枉我自诩会看人, 却连如此浅显的关联都看不出。”

杜蕴张了张嘴,心说他也没看出来,这怎么看的出来!

杜长兰也是同严奉若接触几次才有猜测, 学堂里只见严秀才,却不见严秀才的妻儿。杜长兰直觉内里有缘由,可又不愿探先生和好友的隐私。

还不如大大方方挑明了。

严奉若吩咐小童:“茶凉了,你去厨下烧壶热水来。”

小童犹豫,严奉若道:“去罢。”

待小童行远了, 严奉若才低低轻轻道:“我娘出自本地望族——李氏,她自小习文, 腹有诗书又生的明艳动人。及笄之年,上门提亲者有十数家。然而同年夏日,我外祖母染了风寒,一病不起竟去了,我娘为母守孝三年。”

“原有的婚事耽搁了,她郁郁之下出门踏青偶遇我爹,彼此一见钟情,我外祖父虽觉我爹家境清贫,年岁略长我娘,但未及而立便考取秀才功名,是个进取的,遂允了二人婚事。”

若如此,该是一场美满姻缘,但现实总是充满了俗气的油盐酱醋茶和鸡零狗碎。

李氏喜诗文,喜山水美景,是一个心怀浪漫的女子,严秀才也是因此被吸引。

李氏不主张头悬梁锥刺股,她认为念书该是松弛有度,莫将人紧坏了。所以每逢半月她拉着严秀才出游踏青,吟诗作对,两人蜜里调油,犹如一对恩爱鸳鸯。

但严母一心想让儿子继续考取功名,认为李氏移了儿子性情,婆媳矛盾愈大。

终于,有一日爆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