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四个字在于东的脑海中炸开,他心中瞬间理解了林为民这通电话背后的含义。

想通了这背后的含义,于东立刻开始联系媒体。

两天后,新一期的《燕京青年报》上市。

一篇标题为《〈英雄〉为中国电影开辟出崭新道路》的文章堂而皇之的出现在报纸头版上,这篇文章一经发出便引起了众多电影圈有心人的注意。

“我们注意到最近有媒体和同行对《英雄》在影院排片上受到的优待有些意见,他们的心情我是可以理解的。

影院的排片资源就那么多,《英雄》的排片多了,某些影片的排片就少了,他们发几句牢骚也是正常的,但我对某些媒体和同行打着所谓‘为行业着想’的幌子谋求私利的行为很不耻。

《英雄》的排片多了就是对中国电影的伤害,他们的电影排片多了就是对中国电影有好处,合着他们就代表中国电影了?外国大片占着影院排片的时候怎么没见他们跳出来?

《英雄》的排片不是靠抢来的,是影院主动加的,为什么加?因为观众爱看!

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才是好电影。

我们文华对《英雄》的定位是中国第一部商业大片,《英雄》现在的成绩足以证明我们走的道路是正确的,我想这也是为中国电影走出了一条崭新的道路,拓宽了中国电影的发展路径。

上周《英雄》刚刚在香江上映,预计八月份我们还会在米国上映,后续也会在更多海外国家上映。

我们的一些同行和媒体与其怨天尤人,不如想想怎样提高自身竞争力,适应残酷的市场竞争,为中国电影走向国际贡献一份力量——燕京文华影视有限公司总经理于东。”

跟《文汇报》上那篇《大片垄断影院排片对中国电影是巨大的伤害》有异曲同工之妙,他们是旗帜鲜明的反对《英雄》,而《燕京青年报》上的《〈英雄〉为中国电影开辟出崭新道路》态度立场同样清晰明了,就是要支持《英雄》。

同时报纸上对于东的采访内容更是不加修饰,打破了常规采访文章的克制,任谁都能看出其中的针对性。

这篇文章一出,中国电影行业的火药味逐渐弥漫开来。

一个巴掌拍不响,前有《文汇报》,后有《燕京青年报》,两篇文章针锋相对,剑拔弩张的气氛跃然而出。

《文汇报》的文章上有谢晋这个知名大导演炮轰,《燕京青年报》上也有于东文华影视这个影视行业重量级公司总经理的回击,双方一来一往,舆论瞬间便被带动了起来。

这两份报纸一南一北,两个发声者同样代表了国内南北两个派别的电影势力,舆论风向一起,不少两地媒体也纷纷下场。

今天这边的媒体发个评论文章,明天那边的媒体出个采访稿,双方或是明褒明贬、或是明褒暗贬。

短短几天时间,一场口水仗便骤然兴起,打的不亦乐乎。

不仅仅是电影行业的圈内人在吃瓜,连原本不关心国产电影的很多普通民众也关注到了这场隔着大江南北和报纸的骂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