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这太客气了。”

“这有什么的,公司我也有股份,平时帮不上什么忙,过年过节给大家发点福利还是没问题的。”

李光复现在生意越做越大,风格却比以前更加低调。

于东谢过他给大家带来的福利,又说道:“正巧今天您来了,我还有点事跟您汇报一下。”

“什么汇报不汇报的,您说,我听着。”李光复说道。

“《甲方乙方》的票房分账这两天刚到账,这部电影扣了税、制作成本200万和宣发成本85万,又给主创们分红,剩下将近2300万,再加上《赢家》盈利的那20多万,大概就是今年文华一年的净利润。

赚了这么些钱,按理说是应该给股东们分点红,毕竟剧组主创都分红了、员工们也都发了奖金,不过……”

于东说到这里,李光复笑着摆了摆手,“嗐,我当什么事了!林老师昨儿还给我打了个电话,公司现在正是发展的时候,哪儿哪儿都需要钱,有钱了也得用在刀刃儿上,分红这事不着急。”

“您局气,有您这样的股东,可真是我们文华的福分。”于东恭维道。

“不对不对,是林老师和您于总带着我发财。”李光复笑呵呵的说道。

两人又闲聊了一会儿,李光复离开了公司。

他走之后,文华的员工们却聊开了。

“今儿可真是赚着了,不仅有奖金拿,还有福利领。”

“徐大姐,这人谁啊?怎么还给咱们发福利?”

徐大姐问道:“燕京三李知道吗?”

其他人点了点头,徐大姐说:“他就是其中一个,李光复,原来是人艺的演员,傍着总编的大腿发的家。”

众人一听顿时来了兴趣,大家光知道燕京三李有钱,但对于“傍着总编的大腿发的家”这件事却不甚了解。

发完了奖金,徐大姐今天的工作也完成了,随口给大家科普了起来。

“不知道你们知不知道,前些年咱们总编有个外号,叫‘林半城’,这个林半城什么意思?就是房子多。

要不说人家有眼光,早早的就看出来了这燕京的房价肯定要涨,从八十年代那会儿就一直收房子。

这个李光复跟林老师在人艺认识的,他们家是燕京坐地户,祖上也阔过……”

徐大姐跟大家科普着李光复与林为民的关系,一直说到文华影视的诞生,文华的很多员工大多是这一两个月进来的,对于公司的情况并不熟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