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中的《论米国的民主》是一部940页的书,如果是用国文社现在用的印刷用纸,恐怕他要用两只手拿才握的住。

可是现在,这部940页的大部头放在他的手中,盈盈一握,手感极为属实,好于牟春志所看过的任何一本书。

他内心不得不承认,如果使用这种纸张,卖相确实无敌,连他都忍不住心中的收藏癖。

但同时他又一个头两个大,领导想一出是一出,这圣经纸不仅纸张难搞,成本高昂,连对印刷设备和技术的要求都非常高。

“总编,圣经纸国内极少引进,造价高昂,而且对印刷设备的要求也非常高,我们印刷厂做不到啊,哪怕是新华印刷厂都不行。”

林为民点点头,“这一点我当然知道。”

“爱德基金会你知道吗?”

牟春志茫然的摇了摇头,他从来不关注慈善这方面的事,怎么会知道基金会。

林为民只好耐心的解释道:“爱德基金会是政协的丁老发起的基金会,1985年成立的。86年,爱德基金会和联合圣经公会共同创办了爱德印刷有限公司,是国内唯一合法大量印刷《圣经》的印刷厂。”

牟春志听明白了林为民的意思,“您是想利用他们的印刷厂来印刷《世界文学名著文库》?”

“对。”

“可是……”牟春志脸上露出几分迟疑,“他们这种印刷厂能接我们的业务吗?”

“一切都可以谈嘛!爱德印刷厂的圣经纸都是联合圣经公会捐赠的,每年都是定量,而且专用于《圣经》的印刷,我们肯定用不了。

所以我联系了米国的朋友,他是出版商,可以让爱德印刷厂的名义让他帮忙采购一批印刷用纸,爱德印刷厂是合资,在外汇使用方面不受限制,我们再支付给爱德印刷厂人民币。”

见林为民说的头头是道,牟春志忍不住问道:“总编,您都联系好了?”

“差不多吧。我之前参加基金会活动的时候认识的丁老和爱德基金会的两位领导,把这件事跟他们一说,他们倒是乐意帮忙。

我们的《世界文学名著文库》是国家级丛书,帮忙印刷一下也不跌份,就是印刷和装帧都要让他们来负责,价格便宜不了,毕竟用的都是人家的外汇。”

林为民说到这里,看向牟春志,“老牟,现在就看你的了!”

牟春志一阵无语,感觉自己就是个纯纯的工具人,只有砍价的时候才能派上用场。

不过这样也好,工作轻松多了。

林为民要真是光拍脑袋出个想法,具体事务全靠他落实,那得累死他。

将《世界文学名著文学》后续的印刷和装帧事宜交给了牟春志,林为民的工作又少了一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