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说吧。”

程早春是社长,人事调动他出面去谈才对。

两人商量一番后,便定下了这件事。

程早春又叮嘱道:“这段时间你多留意一下社里那帮年轻人的情况,南巡之后人心思动,千万别让人都跑了。”

“知道了。”

两天之后,李新走进了林为民办公室。

“林老师,社长找我谈话,说让我去解决发行部的问题,只要解决好了,可以调我去通文社当副社长。这是您跟社长沟通的结果吧?”

林为民笑道:“你要走,社里当然得采取点动作,你可是老程的左膀右臂。”

李新有些不好意思,“我就是个小兵。”

“怎么样?觉得老程的条件怎么样?”林为民正色问道。

李新的表情严肃起来,说道:“我决定了,还是留下来。”

“那就好。先去给发行部把把脉,年后就调到通文社来。通文社缺人手,你来了正好,我也能轻松一下。”

听出林为民言语中对他的重用,李新感激道:“林老师,这次真是谢谢您了。”

“客气什么?我也是为了给社里挽留一个人才。”

李新的出走未遂只是个插曲,在老人家南巡之后,整个社会的下海潮正在成型,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在未来两年之内形成一股强大的潮流。

随着时间的流逝,1992年的春节一晃而过。

春节过后的正月初七,林为民一大早开车来到了石铁生家里。

李光复的效率很高,只花了两个月时间就搞定了石铁生家的装修。

石父查了万年历,大年初七宜上梁、搬家,所以就选在了今天乔迁新居。

李光复办事很周到,家具都给准备齐了,连说词都提前想好了,他干房产中介,经常得给房子置办家具,给石铁生家置办的家具都是批发来的,七八件大家具只花了不到八百块钱,还给送货上门。

所以,初七这天石家搬家只需要带些锅碗瓢盆和被褥细软过去就可以了。

大早上,石父坐在什刹海小院的屋门口发愁,金台路那边的新家东西都置办齐了,家里这些旧家具可怎么办啊!

林为民见他一脸愁容,一问才知道他愁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