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燕京来修改,大家一起沟通,效率也可以快不少,而且还有补助。”

林为民的热情邀请被程忠实婉拒,“在我这个老房子里写的顺畅,离了这样的环境,怕是写不出什么东西。”程忠实对林为民这样解释。

林为民想了想也理解,很多作家在创作时都很依赖于环境,尤其是像程忠实这种几十年扎根在农村的作家,更是如此。

“那你就在老家安心改稿子,不要着急,有什么需要就给我打电话或者写信,如果找不到我,找编辑部的其他人也是一样。”

林为民叮嘱了一番,又不放心的问道:“经济上还宽裕吗?”

程忠实连忙道:“宽裕宽裕,上回预支的稿费还没用一半呢,足够了。”

说起这件事,程忠实心中无比感念。

最近他听说了林为民豪捐几千万的壮举,心中说不艳羡是假的,但更多的是对林为民的敬佩。

这才是真正的文人!

聊了好长时间,林为民挂断了电话,有些兴奋的找到贺启智,叮嘱他注意时常去信与程忠实联系,沟通作品的创作进度。

最重要的是,别让别的刊物半路横插一杠子。

程忠实的这部小说,《当代》可是守了好几年,要是中途被人截胡,那就闹笑话了。

尽管跟程忠实的关系很不错,又支援了稿费,可这年头有些编辑为了组稿无所不用其极,不得不防。

他平时事多,怕自己忽略了这件事,才特意叮嘱贺启智。

贺启智也知道林为民对于程忠实正在创作的这部小说有多重视,当下态度郑重的答应。

腊月十七,许久不见的马原在《当代》编辑部露面。

去年他的孩子出生,雪区环境艰苦,为了孩子,马原和妻子决定将工作调回老家辽东。

今年早些时候,他的妻子和孩子已经先一步回了辽东,而马原则是拖到了现在才办好了工作调动和一切琐事。

马原在雪区的工作是当记者,这些年来他一直未专职写作,这次为了调回辽东,他走上了职业作家的道路,成了一名专职作家。

“这么说,以后就定居在辽东那边了?”林为民问。

“差不多,毕竟有孩子。”

林为民对马原的话却不以为然,他这个人天生就能折腾,可不是个能轻易安定下来的主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