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其中当然少不了水分,但真金白银的投资同样少不了。

不用想也知道,估计到最后85%的电影裤衩都得赔掉,10%的电影勉强保本,能够赚钱的撑死了5%。

恐怕用不上两年时间,“国产古装大片”这个名词就将引起电影观众们的生理不适。

林为民可以预见未来,但无法干预。

拍吧,赔吧。

哪个成熟的市场不是从一片混沌中厮杀出来的?

九月中旬,国文社官方网站上线,同时在“读者论坛”发出了一封公告,第一届国文社互联网创作大赛就此诞生。

借着互联网创作大赛的宣传风潮,国文社官方网站在短时间内便得到了国内大量互联网用户的关注,用户注册量节节攀升。

仅一个月时间,国文社官网注册人数便超过了2万人,读者论坛也因为互联网创作大赛而变得热闹非凡,热闹程度不输很多BBS。

一个月时间里,互联网创作大赛的投稿量超过3000份,其中包含了小说、散文、诗歌等多种文学题材。

互联网创作大赛并未对投稿作品的题材进行限制,第一届的规定也比较粗糙,只评出20个优秀奖,这20个获奖作品将会获得2000元的奖金,还会以专号的形式刊登在《当代》上,稿费另算,其中的优秀作品还将获得出版机会。

互联网创作大赛到十月中旬结束,评委会又花了近一周多时间评选,最后赶在11月之前,第一届国文社互联网创作大赛的获奖名单公布到了国文社官方网站上,立刻便引起了众多网友的围观。

国文社的互联网创作大赛是中文互联网上有史以来的第一个有奖征文活动,大家都关注热情极为高涨。

这些作品都发在国文社官方网站的读者论坛上,名单出炉后,围观的网友迅速将这些获奖作品找了出来,并以最快的速度转发到了其他中文互联网网站上。

短短几天时间,国文社互联网创作大赛的众多获奖作品不仅收获了官网网友们的关注,也受到了来自大江南北网友的瞩目。

这些获奖作品在中文互联网上的广泛传播也助推了国文社官网和互联网创作大赛的名气,双方相辅相成,引起了更多网友的注意,国文社官网的注册人数再次迎来了一个注册高峰。

于东回国后的两天,国文社内迎来了一批朝气蓬勃的年轻人,这群人平均年龄还不到三十岁。

他们正是第一届国文社互联网创作大赛的获奖者,此次来国文社是为了领奖的。

上午九点多,国文社大会议室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