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杨家集庄子里六至十二岁的孩子,无论男女都被苏云朵要求进学堂读书识字,如今住户搬迁庄子内的学堂自然也面临着搬迁。

住户分两地安置,在搬迁方案中,却只在杨家集设了一处学堂,赢庄的孩子们就需要离开父母集体到杨家集学堂住宿。

杨家集庄子里的学堂,苏云朵早早就有了方案,在升贵成为她的手下之前,就在杨家集镇子上买下了一座带着大花园的七间五进的大房子改造成一座集住宿、学习、娱乐的新学堂。

这个新学堂除了先生,有专职的保育员负责孩子们的衣食住行,另外还配备了护卫专门负责学堂孩子们的安全。

苏云朵借鉴前世的寄宿学校,结合这里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这些规章制度不仅仅只是针对在学堂读书识字的孩子们,还针对先生和保育员、护卫,确保学堂内孩子们的安全和正常的衣食住行,让家长们能够安心从事生产。

这个学堂目前只收苏云朵自己名下产业孩子们,不仅仅包括杨家集和赢庄的孩子,还包括乐游山庄和松花蛋作坊、槐庄和荷园的所有适龄孩子。

虽说苏云朵为这个学堂花费了大量资金,这个学堂对于家长在苏云朵各大小庄子以及作坊做工的孩子学费全免,食宿全免。

杨家集庄子内的学堂办了已经有一年多,第一批四个年满十三的孩子离开学堂后按他们的学习情况分别被苏云朵安排进了御洁坊和四方美食。

虽说目前他们只是学徒,却因为多读了一年书,他们被安排在了比较重要的岗位,在打接受能力方面与其他不识字的学徒有着明显的差异,自然更受师父的关注,任谁都能看出来,假以时日这几个孩子的前程必定不差。

有了这四个孩子的先例,原先并不十分愿意送孩子进学的家长有了改变,开始积极送孩子进学,就算孩子休沐也会督促孩子读书识字,这是个很好的现象。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

住户搬迁和学堂搬迁都是年后的事,进了冬月中旬,苏云朵就开始忙年了。

最先自然是往边城送年礼,这次的年礼中除了正常的年礼,还有差不多一整车特别为杨傲群生产而准备的东西。

杨傲群的产期应在腊月中旬的样子,待这些东西送到边城,杨傲群差不多也该生产了。

前几日刚收到边城来的信件,京城过去的嬷嬷、稳婆还有医女,已经平安抵达边城。

因为贝氏被禁足,边城的大帅府还算安稳,杨傲群的身体情况也还不错,只是杨傲群补得有些过,肚子里的孩子也大了些,生产的时候只怕会有些困难。

稳婆和医女正按苏云朵此前从神医谷主那里求来的方子,替杨傲群进行调理,并督促杨傲群进行适当的走动。

当然这些只是在苏云朵的信里才写得如此清楚明白,给安氏的信中却都是报喜不报忧的。

接到这样的信,苏云朵很有些担心,故而才会比往年早了差不多半个月就往边城送年礼,在这份年礼中苏云朵特地放了一支百年老山参,以备不时之需。

除了备年礼,苏云朵忙得更多的盘账算账,除了盘算核准她自己名下和陆瑾康名下的商铺、田庄这一年的收益,还得盘算核准大房名下的店铺田庄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