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8章 石牌口

皖河是一条从西北流向东南后进入长江的河流,上游连接着潜山县和太湖县,河流的交汇处就是在石牌口。

在古代那种运输条件极差的情况下,水运几乎是最佳的选择,石牌口因此发展成为一方大镇,甚至连怀宁县的县城都是曾经一度设置在这个位置。

地理位置优越、交通条件方便,经济环境良好,孕育出了很好的人文环境,使得这里成为一方戏曲的发源地和传承点。

可是先天性的地理条件,又注定此地的防守条件不佳,怀宁县后来还是迁到了长江边。

争世王蔺养成设想的很好,而大明官军南路军的主力也确实是按照他所预估的那样,是利用水师的优势,从皖河逆流而上的,只是他却低估了此路官军的战斗力和战斗意志。

南路军的实际指挥者王公弼本身就属于干才,对于为官清正的史可法非常认可,如今吏部大比在即,如果失陷了顶头上司巡抚大人,那么他是无论如何也不会获得优评的。所以于公于私,他都会全力以赴。

因此南路军的进军速度很快,前锋水师游击陈光玉在前探路,与蔺养成设想的有些出入的是,仅陈光玉的麾下的千料大船就有三艘。

陈光玉率领所部犹如一头猛虎扎进了蔺养成的埋伏里,导致陈光玉的座舰首先搁浅,面对着两面飞来的利箭,陈光玉不慌不忙地下令船舷火炮齐发,顿时无论是河岸大堤之上,还是河中沙洲,都有无数炮弹落地,引燃了河中沙洲茂盛的芦苇丛。

迅速漫延的大火,将隐藏在沙洲中的流民军士兵全部逼了出来,很多人跑到沙洲的外围,又面临着船上无数弓箭、鸟铳和三眼铳的攻击,顿时死伤无数。

火炮的射程可比弓箭远多了,陈光玉开始下令抬高火炮射角,进行掩护射击,随后船上的大观营守备姚怀龙带着部下,顺着船舷跳上了小船,然后在众人的眼皮底下,不慌不忙地向沙洲行驶而去。

沙洲上流民军顿时陷入到了绝望之中,原本根据他们老大的设想,他们还有可能作为奇兵存在,如今却要率先赴死了。

只要有一线可能,没有人想死。

随着姚怀龙所部的上岸,一部分悍勇的流寇上前发动攻击,却无一例外都被火铳打死。等到姚怀龙指挥部下列队完毕,并且逐渐向前推进的时候,剩余的流民军士兵们的眼神中的恐惧感越来越大,个别困兽犹斗的人,再次发起了绝望冲锋,要么被火器打死,要么被刀砍死,被长矛插死。

王公弼在远处的座船上见此,觉得时机合适了,下令投降免死。

随着投降免死的命令传到了沙洲之上,到处都是一片呼喊“投降免死”的声音,河中心沙洲上的残余流民军们选择了放下武器投降。

如此一来,对于流民军阵营来说,起到的坏作用就比较明显了,王公弼下令由姚怀龙带兵驻守沙洲之上,看管俘虏,并且严令不得为难俘虏。

当然这些都是做给流民军看的。

王公弼将所部人马进行了重新分配调度,以楼挺所部为右翼,弃船登岸,沿着皖河右岸向上游进发;以操江军中马应魁部为左翼,掩护着大军的西面。

王公弼命令水师一面派人下水清理着水下的暗桩,一面积极炮轰远处的流民军。

争世王蔺养成看的非常心惊,自己还是低估了官军的实力和勇气,眼看着明军不断地破坏着水下暗桩,一根根暗桩连着泥水被铰链拽起,而蔺养成连续组织的多次进攻均被楼挺和马应魁相继挫败,蔺养成情急之下,不愿再等,对着身旁的亲将吩咐道:

“让二大王发起进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