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朝鲜首战

张鹿安接到黄孙茂传来的命令后,把黄孙茂的祖宗十八代都骂了一遍,仍然无法解恨。

“心眼小的跟针尖似得,完全没有大局概念,就知道给人穿小鞋。”

“将军,说再多也没有用了,眼下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必须执行命令,只是具体如何执行,咱们得好好商榷一下,绝对不能直接以卵击石。”贾名杰说道。

这个道理张鹿安自然知晓,黄孙茂给的这个任务难度,就相当于让人从山顶跳下去,然后还不给人降落山,完了还告诉别人在下降的途中一定要长出翅膀出来,否则就会被摔死。

埋怨解决不了任何问题,由于穿越海峡距离比较短,适合小船抢渡,张鹿安将顾国栋的船队调了回来,命令马国勇在朝鲜人朴太成的带领下,率队进入朝鲜大陆加强探查的力度。

殊不知江华岛来了明军这件事早就被清军所探知,皇太极在清军大本营发布旨意,令瓜尔佳.图赖接替扬古利来围剿南汉山城,调睿亲王多尔衮会同扬古利率领精锐五千人占领江华岛,消灭明、朝联军。

于是乎清军和明军桐城营之间形成了一种相向而行的格局,开始正式针尖对麦芒。

大明崇祯十年正月初二

马国勇和朴太成经过数日的探查后发现,江华岛东面的陆地海岸线几乎都被多尔衮给占领了,明哨和暗哨众多,并且多尔衮的警惕心非常高,派出了精锐戈什哈严查任何奸细,导致桐城营本就稀缺的夜不收损失了十余人。

马国勇见压根就没有合适的登陆机会,只得带着朴太成突围后,转到南面七十里左右的安山县,才稍微发现有可以登陆作战的间隙。

朝鲜国土虽小,但是模仿大唐,国家的一级区划是道,道下设府(州),府(州)下设郡,郡下设县,安山县隶属于朝鲜八道之一的京畿道汉城府始兴郡,在整个汉城府都是属于比较偏僻的山区小城,城小民寡。

清军到来后,原本就稀少的县民逃窜一空,目前仅有朝鲜全罗道观察使李时昉的部下先锋官全罗兵使金俊龙率领两千义军驻扎此地。

张鹿安听到马国勇带回来的消息后,询问道:

“安山县北面距离汉城不过六十里的距离,东面距离南汉山城不过七十里的距离,确实是个合适的登陆地点。只是以清军的谨慎程度,他们会没有提前攻下此地的想法?”

“将军明鉴,事实上包括安山县在内的整个始兴郡都全部沦陷了,只是建奴占领的面积太大,而他们的主力又要围困南汉山城,因此外围的兵力并不充裕,起先攻占安山后,还派有一个牛录的兵力驻扎此地,后来忠清道的援兵主力被建奴歼灭后,建奴的哨探发现南面已经没有朝鲜军队可以带来威胁,为了加强对南汉山城的围困,先后又调走了部分人,最后只保留了一个骁骑校带队驻扎城内。金俊龙是奉了李时昉的命令秘密北上的,也是意在解围南汉山城,金俊龙还算有经验,先在各个路口设有埋伏,然后驱兵攻城,清军兵少不敌,最终被全歼。咱们从安山登陆还能够得到金俊龙所部两千人马的支持,那是再好不过了。”马国勇说的非常详细。

“这个金俊龙倒是一个将才?”

“属下已经见过,金将军确实勇敢多智,朴太成留在那里进行对接。从安山登陆后,咱们一个急行军,一夜即可到达南汉山城的南面的光教山。”

“好,有了金俊龙的两千兵力,再加上我们自己的一千五,希望就多了一点,那就从安山登陆。”

贾名杰在旁边也没有多说话,张鹿安询问他的看法,他表示自己对朝鲜实在称不上熟悉,多言无益,很多事情只有做了才能知道是好是坏,才能见招拆招。只是他提出了一个意见,那就是营中只带三日行粮,把剩下的粮食全部转移到船上,留精兵防守安山码头,如果遇到情况不利,要立刻返回码头并撤离。张鹿安想也没有想,就让他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