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一头雾水

“楚兄,没想到这么快又见面了哈。”张鹿安笑呵呵地说道。

“鹿安,甭贫嘴了,你我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楚继功说道。

“楚兄还念过书?”

“我们楚家原本就是辽东将门,家里面以前是有家族私塾的,所以念过几年书。只是我和弟弟继雄都不是那块念书的料,在私塾里被师长打的不轻,后来索性把书一撕,跑了出去,正巧遇到黄惟正公在招兵买马,我俩就干脆直接投军了,可把我爹给气个够呛……想想弹指一挥间,也有近十年之久了。”

“哈哈,可怜天下父母心,想必令尊还是希望你们俩能够习文,将来好光宗耀祖的。不过楚兄也是厉害,年纪轻轻就已经当上了副将,令弟也是游击将军了,兄弟俩双将军,在我大明之中也算是难得了,想必令尊在家也是能够欣慰了。”张鹿安恭维道。

“我爹他已经于几年前在山东殉国了……”楚继功突然伤感地回答道。

“额,对不住,楚兄,鹿安并非有意揭开了你的情感伤疤。”

“无妨,我等军人早就有此觉悟:将军从来战场亡,马革裹尸还故乡。我们家原本是在辽阳,那是一座堪比沈阳相媲美的大城,说句不谦虚的话,我们楚家在当地还是有权有势的。可是后来不幸为老奴所趁,老奴派他儿子代善突袭辽阳得手,我家全族上下三百余口全部遭难,其中就包括我的生身母亲……后来,我的伯父、叔父们在锦州相继战死,加上父亲他在抗击李孔叛军中遇难,老一辈就彻底死光了,我们这一辈也是人丁凋零,只有寥寥几个平辈兄弟而已。”楚继功说道。

“该死的建奴,不知道害了我们大明多少良善百姓……”

“是啊,鹿安,说实话,我们楚家和建奴有不共戴天的深仇大恨,我们是最希望能够尽快歼灭建奴的。只是有时候,我对未来对大明的前景真的是一头雾水,我想不明白,为何咱们大明地大物博、兵强马壮,偏偏就是打不过建奴?偏偏就是让建奴越做越大,以至于逐渐建国立号?朝堂上的兖兖诸公视我等军人为丘八颇为不屑,可是他们又能好到哪里去?”

张鹿安不能答,只能陪着楚继功一起骂,后来边骂边喝酒,两个人渐渐都醉了……

次日一早

大明兵部传来明确组织任命:特任陈洪范为沿海援剿总兵官,总揽负责大明内地对东江镇以及朝鲜的支援事宜(本部标兵总数约有三千人);

令莱州副总兵金日观率所部浦江营支援东江镇,金日观改任为东江右协副总兵(金副总兵所部标兵基本都是从金华浦江、东阳和义乌一带招募的家乡子弟兵,忠诚可靠且战斗意志坚定不移,标兵总数约660人,是金部的主要作战力量。);

令京营左协右营的营将楚继功所部改为援剿奇兵营,楚继功以塞外之战功,升迁改任为东江左协副总兵(升了半级,所部实际人马约1700人);

令桐城营暂时改为援剿游兵营,因塞外之功,升原都司张鹿安充任为游兵营游击将军,兵额1500人,目前实际有将士三百余人;

令福山守备营改为后军护卫,专职看护、转运粮草物资,以平定山匪之功,升原任守备王来承为援兵营行营都司衔,有兵一千人,配属卫所兵和壮丁辅兵三千人;

…………

以上将领均受总兵官陈洪范统领节制,希望陈、沈二位总兵官通力协作,袭击建奴后路,支援朝鲜作战……

张鹿安和楚继功听完后,更是一头雾水,想不明白为何真正有才能的人多被束之高阁,而像陈洪范这样的,没有明显战功,而且有着非常严重过错的将领,会被屡次重用?如今朝廷竟然让陈洪范领兵救援,这是嫌朝鲜死的不够快吗?

“呸,溜须拍马的小人!”楚继功对陈洪范很明显非常不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