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收降廖自忠

桐城营在桐城知县陈尔铭的帮助下,顺利拿到了东起白梅、西达菜子湖、北到石婆庄、南到官埠桥,之间大面积的土地。

张鹿安代表桐城营与桐城县衙签订了垦荒文书,三年后开始起课缴税,桐城营的招兵事宜和屯田事宜全部自行处理。

这样的权限就不可谓不大了。

拥有了这么大一块土地,如今正值盛夏,无论是水稻还是麦子都来不及了,只能抓紧时间开垦出土地,先种植一季红薯了,剩下的问题就是加上桐城营的伙食,要满足将近三千人的口粮,得抓紧购进粮食。

所以张鹿安于崇祯九年六月十五日带着原本留在桐城县城的刘体仁带领的后勤队一起回到浮山寨后,第一时间就召开了一次全体文武会议。

张鹿安在会议上,把最紧要、最迫切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进行罗列和部署工作:

第一关于行政问题,让刘体仁负责总责,要第一时间解决两千俘虏们的生存问题,进行分屯别居的安排工作,按照土地面积的大小,分为20屯,分别选出屯长进行管理,王朝和倪本彝佐之;让身在安庆城的张孝吴和刘佐临负责购买粮草,然后分批运往浮山寨;

第二是关于军事问题,对伤者进行救治、对亡者的家属进行抚恤,由刘壮国负责执行;另外进行招兵买马工作,需要购买三百匹的战马和招募320名新兵。关于新兵征集地问题,张鹿安经过与陈尔铭进行沟通,得知大别山山民比较彪悍,擅长射箭和山地战。张鹿安就让安拉木负责招兵事宜,并让原本就是大别山山里人的金大牛负责协助;

第三关于浮山寨的巩固和立足问题,这是占据了张鹿安最大精力的工作,首先让盛长翔组织部分精壮的俘虏在农时以后,开始利用原有的浮山寨的寨墙,进行重新修筑和加固,并且将寨墙扩大到整个浮山寨全境,建立一定数量的墩堡辅助防守;

其次派人联系许由、陈新天和南京的张富,让他们派遣精干的力量前来下枞阳或者是安庆,选址开设新的分部;

第四点鉴于浮山寨的水运和防守任务,张鹿安给自己远在正阳关的父亲张可道去信,要求调遣孟大江一哨水营来浮山听命。

所有的事情其实都是千头万绪,刚刚开始理顺,张鹿安本来还打算拿下浮山寨后,就过江去看看自己的亲姐姐一家的,可是由于文官太少,很多事情都得自己亲自检查,导致每天忙的是几乎脚不离地。

张鹿安将浮山寨的文昌阁建立为新的营部,经过三天简单的整修,张鹿安终于坐在了营部的藤椅上。

刚想闭目休息一下,突然金马儿从外面进来禀报:马国勇回来了。

张鹿安拍拍自己的脑袋,这才想起来之前安排马国勇去执行任务,只是根据事情的发展脉络,好像计谋看上去并没有取得实效。

过了一会,马国勇带着三个蒙面人走进了大帐,马国勇行军礼拜见以后,三个人在旁边却没有其他动作。

马国勇向张鹿安示意屏退其他人,张鹿安遂让金马儿带亲兵守在屋外,严禁任何人靠近。

马国勇于是让三人摘下了面纱,是三个陌生人面孔,他向张鹿安介绍道:

“都司大人,这位就是廖自忠廖将军,旁边是廖将军的随从廖东和廖广德。廖将军熟悉水战,骁勇善战,关键是军纪严明,对百姓也是秋毫无犯。前段时间陷身寇营,实属无奈之举,在以掠夺成性的流寇营中尤其难能可贵……”

张鹿安不待马国勇说完,立刻就欣喜地从座位上站了起来,朝着廖自忠等人走了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