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镇抚官

张鹿安还在整日嘀咕有些事情急不来的时候,远在北京紫禁城里的崇祯皇帝朱由检却已经急的像是热锅上的蚂蚁。

崇祯八年的年夜饭是注定吃不顺心了。

先是祖陵被侵,凤阳被占损失巨大,被迫下达了罪己诏,此举被崇祯皇帝朱由检引为奇耻大辱。

虽然斩杀了杨一鹏以谢祖宗,后面继任的朱大典以及统筹军务的卢象升都有不俗表现,但是现实情况是流民军的势力有明显壮大的迹象。

尽管卢象升之前连续打了很多胜仗,而且已经加封他为“七省总理”,权利不可谓不大,恩典不可谓不深。

可是问题是明末时代的通信能力,怎么能让人在七个省的范围内统筹安排完善?

结论就是太难了。

当卢象升在江淮、湖广、河南南部取得胜利的时候,大明朝的大将曹文诏和艾万年就在陕西先后阵亡。

这两位曾经为朝廷立下多少汗马功劳的骁勇悍将的阵亡,使得中原大地上的流民军队伍一时风起云涌,到处都变成了流民军头领们驰骋的疆场。

原本安排在郧阳、襄阳、汝宁一带进行剿匪任务的两员主要大将左良玉和邓玘,都因为反复的到处不停歇的围剿征战,前往各地不停的交战灭火,导致军队之中人心不稳。

相比之下左良玉是后起之秀,从卒伍自身逐渐升为大将,军中的家族、士族势力也是不可小觑,虽然连续作战几乎遭受了灭顶之灾,但是基本上还有回转的余地。

反观邓玘所率领的川军就不同了,自从出川以来,他们压根就没有回去休整过,哪里有危险,他们就被派到哪里去,从崇祯二年至崇祯八年不停的磨炼,哪怕是石头恐怕也要被磨光了。

果然持续的征战,加上粮饷的不济,使得邓玘营中在崇祯八年彻底失控,于湖广的樊城发生了兵变,邓玘惊慌之下自坠城墙而死,曾经的一代劲旅邓家军就此落幕。

邓玘死后,他的族弟邓珙护送邓玘之子运送邓玘棺椁回乡,即使如此,因为使用驿站,还被时人所诟病。而邓玘所部的其他将领,大将杨遇春早于前段时间中流民军埋伏而死。

彝族将领杨赤木、禄青山和安拉木等,也为叛军拖累,并无军头愿意收留,又无法返乡,一时之间进退失据,被迫先后于桐柏山、大别山一代落草为寇,靠打家劫舍度日。

卢象升接到地方官的协剿请求,派遣左良玉为将进行镇压,杨赤木、禄青山等人不敌左良玉,被迫向东突围至霍丘与固始之间的安阳山一带,与原来盘踞于此的刘有才、蔡庆国所部合流。

刘有才经过上一次霍丘之战失败后,一直没有缓过气来,这次得到了正规军的加入,顿时嚣张异常,不仅开始频繁劫掠固始、商城、息县、罗山和光州一带百姓,甚至胆敢攻击官军来往于河南和南直隶之间的运粮队。

这就是不知死活了。

在地方官的强效运作下,朝廷很快下文要求尽快剿灭这股贼寇。

卢象升忙的焦头烂额之际,手上将领和兵员不多,但是姿态又不得不作,否则京城里的那些御史乌鸦们恐怕又会拿来说事,只得命令距离最近的凤寿右营执行这次平寇任务。

崇祯八年的除夕,并没有以往那种特别欢庆的气氛,毕竟最近几年的战争,很多人都失去了亲人,怎么还能高兴的起来?

好在流寇们一时都窜进了深山,寿州一带享受了难得的久违的太平,老百姓们还是燃放起了鞭炮,驱赶夕兽,期待来年的生活可以变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