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颍州刘家

“来来来,鹿安,你这次带队返回正阳关,时间紧任务急,也无须说那么多没有用的。我来给你介绍下,这位是利旺的三舅。”陈新薄介绍道。

张鹿安赶紧弯腰作揖行礼请安道:

“鹿安参见三舅”张鹿安比作陈利芸那边称呼。

“不必多礼,鹿安贤侄,不过你与利芸的事,我也知晓,倒是担得起你喊一声‘三舅’。”

陈利芸的三舅名叫刘廷桂,此时笑着说道。

“三舅,看您说的,颍州刘家远近闻名,谁人不晓啊,我和利旺都曾在县学读书,他经常跟我说起他舅舅家都是书香门第,当时令晚辈神往不已。”

“唉,那都是以前了,家父倒是曾官至广西布政使,我们刘家在颍州,也确实算得上官宦之家,属于大户。可恨那万恶的张献忠毁了这一切。”

刘廷桂说的咬牙切齿,脸色瞬间就变得阴沉起来。

“三舅,请您节哀,这个我也能感同身受,我的祖父和曾祖父也都算是被流寇给害死的。咱们梅山营成军以后,也已经和流寇打了大小十余仗了,损失了近百名好儿郎,咱们跟流寇又平添了一笔新的血债啊。”

“还是你父亲和你陈伯父他们看的远啊,如今天下大乱,流寇横行,土匪肆虐,掌握一支武装,才能很好的保护好自己。可惜我刘氏本为军户出身,常年累月的弃武从文,如今很难有人可以扛得起战旗了。我等这次过来,是听说霍丘也遭了兵灾,不放心家姊,所以带着族内后生和壮丁百余人,先到霍丘陈家埠陈家,后来经询问了解到搬到正阳关,我们又来到了此处,希望能够为平寇大业出一份力。”

张可道心中欢喜,梅山营正缺少真正的读书人,但是口中没有立刻发出邀约,而是问道:“那颍州那边怎么办?”

“官家的新任知州已经上任,听说亳州驻扎了一位名叫刘良佐的参将,这位刘参将也是一个狠人,之前是流寇出身,投靠朝廷后,作战勇敢,之前也曾参与平定登州之乱,当时还是个游击将军,这才多长的功夫,现在已经升任为副将了。有他的防护下,颍州暂时可保无虞。而我等的庄园远离大路,位置荒僻,一般不熟悉的人也是很难直接找过去的。”

“这次流寇肆虐,霍丘几乎被扫地王清扫一空,不知道颍州那边的流寇纪律如何?”张鹿安问道。

“说不上来,有好有坏吧。我们家的庄园没有受损,但是颍州城内的财产都损失殆尽,关键大哥和二哥他们都去了……唉”

刘廷桂接着把颍州刘家和之前的事情都娓娓道来:

原来颍州刘家是陈新薄之妻刘氏的娘家人,刘廷桂系刘氏的三弟。

刘氏的祖父是刘九光,曾任广西布政使,与颍州的另一位致仕在家的原兵部尚书大学士张鹤鸣同为颍州的地方名宦。刘九光有三子一女,分别是长子刘廷传、次子刘廷石、长女刘氏和幼子刘廷桂。

尤其是刘廷传是明末出了名的一代大侠,为人豪爽、轻财重义,最高峰时曾经养客两千人。其中最出名的就是崇祯初年的申甫……

申甫原本修佛,后来修道,参悟之后想用所学之车阵帮助大明扭转乾坤,被崇祯皇帝接见过,并被破格任命为大将,但是被逼迫提前出战,结果和庶吉士刘之伦于同年先后抗金战死,死的轰轰烈烈。

而申甫去京城之前就在颍州刘家居住数月,后又在刘廷传的资助下,逐步在京城站稳脚跟。

后面的败亡其实只是生不逢时罢了,天不佑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