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旅顺城陷落(二)

张鹿安来到了福山后,从福睿张账户提取了部分银两和粮草物资,让张喜派人还给于家,并让张喜负责和于六商讨如何获得芝罘土地的事宜。

然后找来郭亮,详细了解了一下东江此刻的情形,得知情况已经变得比较严重,郭亮表示经过与东江的李惟鸾沟通,对方让尽快送往旅顺三万石军粮、两千石火药。

这样的难度就太高了,毕竟东江是有名的穷鬼,就算以张、陈两家的家底也亏不起。

张鹿安想了一下,让郭亮准备一下五百石粮草,让顾国栋把五艘船只准备后,他准备亲自去一趟东江镇旅顺港。

崇祯六年六月,崇祯皇帝朱由检的皇四子朱慈焕出生,朱由检大喜,命令全城欢庆,册封朱慈焕为永王。

正当紫禁城一片喜气洋洋之际,旅顺战报来报,称后金大军已经兵临金州城下,旅顺危急,急需朝廷派兵支援。

朱由检很不高兴,招来内阁周延儒、温体仁等会商,周延儒顺着朱由检的心意,认为东江很可能是为了粮饷而故意哭穷,毕竟之前毛文龙就那么干过很多次。旅顺啥出产都没有,建奴犯不着出动大军来占领旅顺。

朱由检询问下温体仁的意见。

温体仁是个老油条,以自己不甚了解为由给推脱了,建议召来兵部张凤翼说明情况。

张凤翼到来后,表达的意见非常明确,那就是一定要去施救,但是问题是官军根本没有多余的力量去救援。原来的山东平叛大军已经被调到河南战场了,朱大典手下的军队力量微乎其微,自保尚可,实在无法支援东江。而且西南的奢安之乱的余孽还在疯狂的反扑,关宁军则报道建奴的游骑频繁的前往大凌河西岸侦查游荡。

总之说来说去,知道要救,但是缺乏救援力量,最后会商得出的结果就是,让黄龙坚守待援,命令东江的沈世魁、吴安邦、尚可喜三人负责组织救援。新到任的俞亮泰和仇震泰两部,负责后方守卫。

此时的沈世魁、吴安邦正在各自的一亩三分地乐得一个逍遥自在,对于救援旅顺的命令嗤之以鼻。

尚可喜倒是急于去救,毕竟自己的家族数百口人全都在旅顺北城之中,当初一是觉得旅顺安全并且生存条件良好,不忍心家人和自己在海岛上吃苦,二来也有一种被迫用人质来换取黄总兵信任的可能。

但是最大的问题是他手下的力量,如今只剩下三分之一,剩余的两份兵力被分别强迫分给了俞、仇二部。

除了守备力量,机动力量仅有千人,夹杂着很多俘虏,算不得可靠。所以尚可喜接到黄龙的命令是等待沈、吴或者朝廷援军一起救援旅顺、同时维护海路安全。

经过一昼夜的航行,张鹿安所乘坐的船只终于抵达黄金山下的旅顺南城通津门码头。阴六、张捡两人呕吐不止,几乎瘫软在地,由他人架着下了船。反观张鹿安,虽然也是脸色惨白,但是并没有像阴六和张捡那样的反应。

李惟鸾见此不由得赞叹道“张家果然英雄出少年”。

船只靠岸后,张鹿安赶紧上前拜会了李惟鸾,张鹿安这种级别,是配不上去见黄龙的,李惟鸾就是不小的大官了,如果不是有求于人,也不可能屈尊来港口迎接。本以为是张家的家主过来,没想到只是一个少东家,李惟鸾的心里面也是有点失落。

毕竟两世为人,张鹿安哪里能不知道李惟鸾的想法,就岔开话题说道“前有故人尚可喜和金声桓,不知现如今在哪里?”

李惟鸾淡淡的说道“尚可喜升官了,现在可是尚副将;金声桓去了内地,前些日子刚由沈家的船运往云梯关,转道去河南平叛。如今都是不在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