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秋抬头一看,只见说话之人名为贾仁义。

此人并无官职,但因为才学过人,在并州开设私塾,有了一些名气。于是,丁秋便招募他为幕僚。

平日里就属他点子多,因此丁秋和丁兴安都好奇的看着他。

“就这样逃走的话,一个亭长就能把我们抓起来?”

丁秋认真地揣摩着这句话。

他要跑路,肯定不能带着手底下的士兵一起逃跑。之前丁兴安说了,得罪大汉的是丁家,而非手底下的将士。所以他们要逃,肯定没几个人愿意跟随一起。

再说人多的话,还怎么跑路呢,目标太大了。

一旦被汉军的骑兵发现,就很难逃掉。

所以他要跑路,只能带着自己的家人一起。

而丁秋是文官,武艺平平。他生了三个儿子,也都继承了他的基因,识文断字还行,练武是一个比一个稀烂。所以贾仁义还真没说错,一个亭长足以把他们全家抓起来。

不能逃!绝对不能逃!

“贾先生,能不能说仔细一些?”丁秋对他的建议有些心动。

他也是一个有野心的人,否则,就不会被司马岚诱惑。

更不会放弃民族大义,去勾结匈奴人。

贾仁义道,“如今大汉初入洛阳,人心浮动,军心不稳。他们有很多事情要做,根本无暇顾及并州之事。您没看到,司马丞相的逃兵,汉军都没有派兵追杀吗?”

“那些逃兵现在就像是随风漂泊的浮萍,如果您能在这个时候站出来,给他们一个栖身之所,他们必然会感激于您,听从您的号令。有了这些人,趁机攻入洛阳又有何难呢?”

丁秋觉得他说的有道理,立刻派人去联络司马岚的残部。

当日洛阳城破,有不少军队逃出了洛阳,逃到了河内,河东,乃至上党一带。

因为无处可去,他们驻扎在山林之中。

丁秋的人很快就找到了他们,并且亲自前去接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