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蒿子馍要做,还做点别的玩意。”

“我们去采点蒿子回来,小老板你这里收不收?”

“只要符合要求就收。”

“是要哪种蒿子啊,艾蒿还是白蒿?”

“两种都要。”

“哎呦,昨天我上山烧纸,路上长了一大片蒿子我都没采,等我下午再去一趟。”

“只收新鲜的哈,今个采的蒿子今天给我送来,隔夜的不收。”林霁提醒道。

清明节作为法定节假日就证明了它的特殊地位了,就如同中秋吃月饼、端午吃粽子一样,这一天拥有着专属美食。

现在大部分地方清明节都是吃青团,就连熙宁县这个小县城,从半个月前开始超市里就开始卖青团点心了。

但对于熙宁县的本地人,尤其是老人来说,青团是最近几年才流传到他们这里的东西,根植在有关清明节记忆里的美食是蒿子馍。

艾蒿就是艾草,白蒿是茵陈蒿,两者都为蒿,都有着浓烈的气味,吃起来味道相似,但又有着细微的差别。

他们这里多是用白蒿来做蒿子馍,艾蒿多是被药材采购商给收购走。

既然林霁要,几位年龄大的老头老太太都约着下午一块去采蒿子了。

中午招待完了食客,将食堂收拾干净,林霁就呆在食堂里面没走。等到下午三四点的时候,就陆陆续续有人背着竹篓来了,将新鲜采摘的蒿子放在了林霁面前。

食材鉴定的技能开着,林霁打眼一看就知道质量如何。

凡是达到C等级以上的林霁全部都收了。

一下午就收了不少,晚上收回了收购的牌子,林霁带着徒弟将收来的蒿子先行处理。

等第二天上午,又有不少人送来蒿子,多是早起祭拜返回的路上采摘的。

“这些蒿子你还是带回去吧。”林霁坐在门口,看着眼前到泛着黄色的蒿子摇了摇头。

“别人的你都收,凭什么我的不收啊。”

“你这是昨天下午采摘的吧,昨晚上没有存放好,还有老叶太多。”林霁指了指收购的牌子,“我们这里要的是新鲜嫩蒿。”

看热闹的食客们坐在旁边,凑近一看,还真就如林霁说的那样,就差把整根都拔出来了,从叶片的状态就能看出来不是新鲜的。

送来这批蒿子的人面色难看地走了,下一位送来蒿子的人心里担心地等着林霁翻看,直到林霁点头才放下心。

“这些质量不错,我都要了,是要现金还是转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