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太太虽然不喜欢芳宁,但毕竟只是个庶女,碍不着她什么,所以见了也当没见一样。太太的眼中钉肉中刺是周琮这个庶子,不过周琮被桐姨娘看得跟眼珠子似的,太太一开始也不好下手。

直到有一天周琮不知是吃了什么,突然开始上吐下泻,看上去很是严重,不过看了大夫之后倒是很快就好了,父亲只当是周琮的奶娘和桐姨娘照顾不周,但桐姨娘认定是太太下的手,只是她也没什么证据。

后来每次周琮要吃什么,桐姨娘就让芳宁先吃一点看看,若是没事那就当赏给她了,若是出了事正好可以用来扳倒太太。

那阵子是芳宁在桐姨娘那吃的最好的一段日子,她跟着奶娘一直吃不饱,还以为是桐姨娘终于想起她来了,虽然也只能吃几口,但已经觉得很幸福了。

太太终于还是下手了,芳宁中了毒,当然面上不过是食物中毒而已,但其实那药量就是成年人也可能扛不住,然而芳宁又一次挣扎着活了下来。

她能活下来,连大夫都惊叹不已。大夫只说是食物中毒,但又当众表示芳宁过于瘦弱,问是否为体态不愿吃饭才至如此,连外面贫苦人家的孩子都比她壮实。

大夫的话虽然委婉但大家都听得分明,太太面上无光,他们这样的人家怎么还能饿到孩子。不过太太也敏锐抓住了事情的关键,在一般吃食上她是绝没有克扣过任何人的。于是桐姨娘指责太太想毒害她的孩子,太太则反制其多年虐待亲女、这次八成也是她自己下毒想嫁祸主母。

桐姨娘只是个姨娘,并没能抓住太太什么把柄,依仗的仅仅是芳宁中毒这件事。而太太则不仅指出芳宁长期挨饿,而且还让手下丫鬟借照看芳宁的由头查看过,芳宁身上有伤,而且伤势新旧不一,有的甚至留下了经年累月的疤痕。

父亲对芳宁的遭遇很是冷淡,只教太太看规矩处罚便是。倒是这事闹得太大,叫主院的老太太知道了,发下话来,让太太对庶出的儿女也要多上心。于是这一番下来,太太下手的目标虽然没有达成,但还是让桐姨娘败下阵去。父亲本就觉得桐姨娘不够年轻漂亮了,自此以后更是很少到她房里去了。

有了老太太发话,桐姨娘没法再像从前一样想尽一切办法避免周琮和太太接触,但也正因为有老太太发话,太太也不敢像之前那样肆无忌惮的下手了。不过,还有一个突破口,那就是芳宁。

太太彻查了芳宁时常“生病”的事,立刻就查出了她奶娘和贴身丫鬟的恶行,将她们打了一顿之后发卖。这一方面可以剪除桐姨娘的人,另一方面还可以安排自己的人过去。

芳宁此时已经十岁,太太的女儿七八岁时候就已经有了自己的小跨院。但他们三房的这座院子本就不算宽敞,另一个跨院她还打算留给自己的孩子,于是在正屋后面的罩房里给芳宁隔出个院子来。

芳宁搬到了新的住处,有了新的嬷嬷和贴身丫鬟,她知道她们都是太太的人。但好的是,她们虽然言语间有些轻慢,但总不会像奶娘她们那样打骂作践她,甚至就连屋里的活也不用她自己动手了,芳宁的日子总算是真的好起来了。当然坏处也是有的,就是嬷嬷和丫鬟们总想撺掇她和桐姨娘作对,以及对付周琮。

自从搬出来之后,桐姨娘反倒是对芳宁好了起来,时常给她送点吃食,还亲自给她做了身衣裳,这是从前芳宁想都不敢想的。芳宁知道桐姨娘的算计,但即使知道、即使仍记得从前发生了那么多事,但桐姨娘总归是她的亲娘,她心里仍旧舍不掉那一丝期待。

更何况,芳宁心里很清楚,太太之所以抬举她,归根结底还是为了对付桐姨娘。若没有桐姨娘,太太连看都不会看她一眼。

太太想利用她,没关系,她反而通过太太给的丫鬟嬷嬷打听清楚了太太的喜好,除了不肯害周琮和桐姨娘之外,她很快就摸到门道,总能投太太所好、解决太太的烦恼,甚至有时候只要太太一皱眉,她就知道该怎么办了。渐渐地太太甚至都有些喜欢她了,在不损害自己儿女的情况下,也会给她一些好处。

芳宁拼命地努力,一边讨太太欢心,一边还要想办法避开太太的耳目帮闯祸的周琮解决麻烦,只要能帮上周琮,桐姨娘也会露出真心实意的笑脸。

芳宁也想过讨父亲喜欢,但少有的几次接触她却发现,在父亲对她一脸冷漠的表情之下,似乎隐隐之中竟还有些似是愤恨或是别的什么东西,芳宁本能地觉得危险,渐渐就也故意避开了父亲,不再想讨他喜欢。

花了这么多年经历了那么多痛苦,芳宁在府里的日子好不容易才好了起来。她也想过争取姐妹们的喜欢,不过相比于其他庶女,她们都有自己的姨娘疼,但她没有,她必须得自己争,也确实争得了庶女第一人的位子,她不能让,这样的矛盾不可调和,所以也就放弃了。至于太太亲生的两个嫡女,芳宁也下功夫努力过,但却好像反倒让她们更讨厌她了。

芳宁比任何人都努力,花更多时间、下更多苦工拼命做到最好,但在没必要的时候,她也韬光养晦,只露出五成中庸的模样。在别人看来,她花了那么大工夫结果却只不过是平平,太太和嫡妹倒是都很高兴,只有嫡姐却是冷笑讽她“汲汲营营、心思深沉,是为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