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众位公子小姐不同。

谢无寄在李府住茅屋之侧。

那里原是个堆放杂物的小耳房,连着下人进出的侧门,日日往来,十分热闹。也并没有人顾忌他是睡是醒,是否在读书。

也不过是个被东家嫌弃的表公子,吃干饭的,能给他一口吃的、一块布穿、一间屋睡,已经是大恩大德。

他并不和李府众人一起上桌用饭。

每日他读书过饭点,等到李家众人用过饭,开始歇息了之后,下人们便围在一起吃饭;而后收拾灶台时,再端一碗给他送去,有什么便吃什么。

好在这位表公子也不挑剔,便是有时候他们所剩甚少,或是将饭食打翻了,他也不会在意。

有时坐在窗下看书,有时站在架前拾取杂物,门开了,他就背着身平静说:“请放。”

有时连头也没抬,并不看一眼送来的是什么,反正能吃。

谢无寄的生活是十分枯燥的。

除了读书诵背,撰写圣人文章之外,并没有其他事可做。

有时李家兄弟来此玩笑,以戏弄他为乐。谢无寄也分辩过,只不过后来一律会被李家父母叫去责打受罚,也就不再分辩了。

孩童的顽劣和残忍,有时出乎成人的想象。

李家兄弟十分憎恨这个样貌出众、长得又高的表兄。从前一起读书时,先生总夸他读得好,有宿慧,却不夸他们。

更小些时候,连父母也偏心他,净给他好吃好穿,当作个神仙一样捧着,亲生的两个儿子倒落了下乘,这让李家兄弟很是不忿。

后来谢无寄不知为何遭了冷落,他们便兴高采烈了,一日日、一桩桩都誓要报复回来。

从前李家给他穿好衣裳,便撕了他如今的袖口。

从前先生夸他读书好,便撕了他如今的书册、卷子。

既是小时候父母那般偏心他,那现在便时常寻了由头,看李家父母责打他。

李家虽然小富,但也不是人人都有很多衣裳穿,布料价格并不贱,笔墨纸砚也都是罕物,因此谢无寄每次被罚得惨。

谢无寄受罚的时候时,他们就站在院墙外拍手嘻笑。

而那个少年一日日长大,便从哭泣挣扎,到沉默不语地跪着,只一双眼冷冷地看着他们,不发一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