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地被征走建了玻璃温室,两口子都在农场里干活挣工分,原以为日子就会好起来了,结果却发现越来越过不下去了。牛坤四十,父母都是六十多干不了重活拿不到工分,两个孩子一个八岁一个七岁,更是干不了活。两个人挣工分,却要养活一家六口,就有些吃力了。今年温室里第一茬庄稼收获以后领了粮食,怎么算都吃不到下一茬粮食收成的时候。于是,一家人商量商量,就来投奔“日子过得不错粮食够还能吃肉”的小姨子了。

李茂昌家日子过得还真不赖。他们家老人前些年就过世了,一家子就三口人,两个大人都是肯干的,李茂昌还会点木匠活,经常有人找他打些桌椅板凳什么的,手头要比村里一般人家松快多了。但是,现在多了大姨子一家六口。

牛坤带着老婆孩子老爹老娘辗转到了李家沟子,一看连襟家的境况,心里有底了。连襟家有十二亩地,好好侍弄着,也能捎带着养活自己一家六口了。只是自己一个大老爷们总不好带着一家子吃白饭,总得找个营生。听到小外甥跟儿子说起上回小宋叔送的野猪肉多香多好吃,牛坤就动了心了。进山打猎,他年轻的时候还真跟人学过。既然山里有出产,如果他要是能弄些肉回来,就不算吃白饭了,有多的说不定还能换些粮食。

于是,牛坤做了些准备,就叫着连襟进山下了几个套子。

别说,还真有收获。下了六个套子,隔了一天过去看就逮住两只兔子。虽说瘦巴巴的,好歹也是肉啊!

有了收获,牛坤底气就足了。李茂昌是木匠,给做了一把简陋的木头弓箭,牛坤又逮回来三只野鸡。收获多了,跟着牛坤进山的人也就多了。

听完李宝田的详细消息,宋希忍不住咂舌。年前带着沈越他们进山那次捉狠了,大些的野物都跑到里面去了。为了休养生息,他都好久没进山抓肉吃了,也就小多自己散步的时候带一两块肉回来。这样浩浩荡荡一群人进山,估计那些小东西们该遭殃了。宋希怀疑到开春的时候他还能不能在山边子上看到兔子山鸡。

不过,东北温室农场居然采用了工分制,那可是很久很久之前的东西了。工分制,按劳分配,看上去没什么不好。只是像牛坤那样上有老下有小的家庭,只凭两双手又怎么养得活全家呢!

宋希抱着小多看着李宝田把羊圈鸡圈兔子笼狍子笼全部清理干净,说:“走吧,我也带你去山里看看,说不定咱们也能逮只兔子回来吃吃。”

李宝田默默地看着兔子笼子。

宋希说:“里面是我挑的种兔,不能随便吃。野兔野性大,不好养活,动不动就绝食饿死。这几只还不知道能养到什么时候呢!倒是傻狍子好养,有两只已经揣上了,等生了小狍子给你逮一对。”

李宝田犹豫一下,摇摇头:“我不要了,家里还有野猪和野山羊呢,都是我养着呢。”

两人进了山,没多久就见一只狍子朝着他们跑了过来,还有人在喊:“快,快拦住!”

宋希推了李宝田一把,让人上去帮忙拦着,自己和宋小多都站着没动,却把狍子逃跑的可能路线都给挡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