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信息传播如此迅速,去年的冻灾,今年的旱灾,减产的数量全都明明白白放在人们面前。国家可以抑制粮价,却解决不了天灾,人心怎能不慌!

宋希想了想,出门一趟,去赵家沟子碾米作坊定了十袋大米十袋面粉,又去镇上种子中心定了一批春小麦麦种。这两年冬天太冷太长,宋希不敢种冬小麦,春小麦还是可以试试的。虽说春小麦面粉的味道比冬小麦差上一些,总比玉米地瓜好。谁知道照这样的年景下去还买不买的到大米吃啊,他们这里可不产水稻!

没多久,大学生也回来了。

李老六的孙子李星华打电话让家里拿着厚衣服服去县城汽车站接人,说是在B市一下火车险些冻死,现在已经上了长途汽车,还带了两个家在东北的女同学。

李老六找上门来,宋希答应帮人跑上一趟,心里却有几分好笑。南方的大学,今年冬天最冷的时候气温也顶多在零度打转,火车上又有暖气,到B市一下火车,马上直面零下二十来度的低温,瞬间冻死狗。

宋希家里有军大衣,穆允峥送的,他就干脆拿上了。再加上李老六拿过来的两件女士羽绒服,应该能把那三支冰棍裹回来了。

李老六嘿嘿笑着把多出来那件老式棉袄收了起来:“这个我拿回去,就不给我孙子在小姑娘面前丢人了,要不说不上媳妇咋整!”

开车到了县城汽车站,从B市发过来的长途汽车还没到,宋希看自己车上坐不下那么多人,就掐着时间打了一辆出租车,还加了钱,让把暖气开得足足的。

车到站,宋希抱着衣服进站接人。

李星华扒着窗户险些泪流满面:“小宋哥,这边这边!”

宋希赶紧把衣服递过去。

两个女学生脸色都有些发白,一看就都冻狠了。

宋希把人带到车站外面,行李往车厢一扔,又摆上凳子:“姑娘们先上去换厚衣服吧!”

两个女学生哆哆嗦嗦爬上箱货关了车厢门穿厚毛裤。不是她们在路上不想穿,实在是不能穿。刚上车的时候穿不住,太热。上了车越往北走越冷,想去卫生间穿吧,年根上的火车,动一动都很困难,卫生间都挤满了人,更别说进去换衣服了。

到了B市换车,一下车就险些冻死,李星华说带她们回家先暖一暖,却要急着赶车,还是没时间穿厚毛裤,现在终于能有个穿衣服的地方了。

两人下了车,宋希从车站外面小卖部买了三罐热露露六个茶叶蛋,把三人都送到了暖暖和和的出租车上。

把人送回家,宋希还是忍不住笑。这个时节的火车他也坐过一次,养父坚持的,真真是遭罪。那次是从北到南,一路走一路脱,最后毛裤没法脱,下车的时候险些捂出热痱子。

李老六过来送军大衣,脸上皱纹都带着笑。孙子上了半年大学就带回两个漂亮姑娘,咋也得有一个孙媳妇吧!

第51章

天冷,宋希不爱出屋,就每天百度菜谱倒腾那几块鹿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