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叔, 你家的包裹,快来拿。”

邮递员向华又到村里来送信送包裹, 每周一次,每次都是星期三, 这是固定的。

除了暴风雨暴雪, 邮递员都会来。

“哎, 来了, 华子辛苦了。”

能给自己寄包裹的只有远在北都的大哥, 沈石山不是不后悔早些年没有去北都找哥哥,可现在后悔也迟喽。

父母已经过世多年, 可大哥依然还是接济他和妹妹,一年一两次。

也不知道是什么, 他的包裹一般都是请向华同志帮忙领回来的, 两家还有点远亲。

因此, 才让向华帮忙代领包裹。

招呼家里的大儿子大儿媳一声, “跟我一起去。”

“哎, 来了。”老大沈文平,带着妻子石红英, 一起跟在亲爹身后。

推开自家的院门, 邮递员向华穿着一身旧雨衣。大雨衣还包裹着一个硕大的包裹。

“华子谢谢了, 进屋避避雨吧。”

“表叔,不了,我还得给村部送信过去,估计村部有人等着。”

“那行, 等下来家吃饭。”

沈石山邀请着表侄子。

“不了。还有好几个村要转。”

父子俩抬着包裹,石红英在后面打着雨伞。为父子俩和包裹提供保护。

硕大的包裹,很沉很沉,父子俩抬着都压手。

沈清和在进新单位之前,给远在湘北农村的弟弟和妹妹家一家寄了一个大包裹。

里面都是旧衣服,有些是他在别的相似年代所穿过的衣服。

有些是在类似年代用过的旧物品,一家两个旧热水瓶,还有两个旧水袋,男女棉衣棉裤各三套,穿着里面的内衣秋裤也有五套。

再每家五斤小米,指明是给弟弟妹妹养胃的,湘北地区就从不种小米,也没有吃过,他写了怎么熬制小米粥,配合老南瓜熬制味道甜滋滋的,特别好。

其余的都是一些杂七杂八的物件,家里人不嫌弃,欢喜的不得了。

“他爹,有热水壶,真好。”家里在沈清和的资助下虽然还是土砖屋,但是在隔壁加盖了几间,都是新瓦,玻璃窗。

屋梁也是结实好树做的,土胚也是老式的那种半尺厚的土砖,结实扛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