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的时间, 陪着家人, 走访拜谢, 还有联络感情。在京城里也转了转,几位已经认识的邻居, 也介绍给爷爷奶奶, 老妈认识。

白爷爷, 曾爷爷,还有金爷爷, 苏爷爷,全是沈清和在古井胡同认识的老爷子,也是周围家庭最和睦的人家。

和这样的人来往, 心中安稳。

如今走在街上看到的人, 精神面貌还行,就是瘦的不像样,有的老人家饿的走路打漂,孩子们也是,衣服穿在身上打荡, 多瘦啊。

只是这一切, 他无力多做什么,唯一能做的就是保住自己家里的人。

重复着相同的事情, 转眼就是四年,离饥荒的日子已经过去两年。

四年的大学生涯也结束了,他被分配到政府工作。柳嫣分配到华社工作,国内最好的报社。

两人的婚礼也定在元旦, 原本想定国庆,可是柳老爷子和柳父要参加国庆阅兵,无法参加婚礼,只能把婚礼放在元旦。

毕业的当天,既领毕业证也领结婚证。双证齐全,持证上岗。

他们俩都有一个月的假期,八月一号才去单位报道,手续已经办好。连工作证都发了,只等上班。

四年的时间,乔家二老回去滨江两次,每次都是春天,小住一月就回来。

七月八日,柳嫣搬家,从大院搬到乔家。上班方便,先搬来。

家里多了一人,乔爷爷,乔奶奶仿佛看到柳嫣的肚子里已经有了小曾孙,每天都乐乐呵呵的。

一个月的时间过去,沈清和与柳嫣已经各自上班。

每天沈清和下班后都会去到报社门口等妻子下班,是报社传说中的二十四孝好丈夫。

收拾好桌面,准备下班,对面办公桌的小孙指着窗外说道,“小柳,原先我还可惜你大学一毕业就结婚,不过看到你家那位的表现,我觉得你结婚早也没啥,挺好的。”

石头有多好,柳嫣心里明白,只是嘴上谦虚,“我们一起长大的,知根知底,长辈想我们早点结婚。所以大学一毕业就结婚了。”

拎着挎包,柳嫣和同事小孙一起下楼,站在丈夫的自行车边,和同事挥手告别。

小夫妻俩说着各自单位发生的趣事,离家不远,很快就到家。

如今的柳嫣结婚了就是不一样,角色转换的很快,下班洗洗手,把包塞给沈清和,自己钻进厨房做饭,和奶奶在厨房一起忙活着一家的晚饭。

十月下旬的一天晚上,做晚饭时,正在做鱼的柳嫣,突然丢下铲子朝外面跑,顿在院子的水龙头一个劲的干呕“呕,呕,呕……”,开始有些楞傻的老太太很快就反应过来。

“石头,快啦,送小嫣去医院检查检查。”

家里很快就动起来,沈清和骑着自行车送妻子去医院检查。柳嫣坐在后座,拉着沈清和的衣服小声的说,“我没事,不用去医院,咱回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