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想要变成一个自由的、见过很多的人、很多的事,读过很多的书,不管遇到什么事都能宠辱不惊的人——于是这变成了柳蓉在大学里的第一个理想。

并且因为这个理想,柳蓉在开学两个月以后,没有像其他人那样一窝蜂地往院校学生会里钻,而是过了两回面试,进了一个C大的非注册社团,法文缩写是AIESEC,翻译过来奇长无比,全称是“国际经济学商学学生联合会”,并成了里面唯一一个物理系的学生。

于是开始了她更加无事忙的生活。

如果问梁雪大学生活是什么,梁雪恐怕会沉默很久,她不知道别人的大学生活应该是什么样的,只是觉得自己感受起来,并不像高中老师描述的那么快乐自由,她觉得很疲惫。

梁雪在一个综合性的大学读德语,属于小语种专业,几年前,这个专业还有些小冷,可是因为人才需求量变大,毕业出来越来越有前途,相对的也就越来越热门,对高考的分数要求也越来越高,梁雪身上再一次上演了梁家人关键时刻超常发挥的小奇迹,高考成绩比她之前模拟考试的成绩高出近三十分。

学校同意了她申请助学贷款,她本来以为这一次自己终于可以像无数次梦想的那样,过辛苦但是快乐的日子。

但那是……本来以为。

她辛苦,但是并不快乐。

梁雪打两份工,还做着一份家教,给一个小学的三年级的小男孩补课,教他数学和英语。

这份家教还是熟人给介绍的,一小时六十块钱,这在当时给小学生补课的补课费里,已经是绝无仅有的高价了,一进门,梁雪才知道这份高价是从什么地方来的。

小男孩小名叫洛洛,那真是个眉清目秀唇红齿白的小正太,有礼貌,家长也随和,就有一点,那位小朋友疑似有点多动症。

梁雪讲着讲着,就发现洛洛这位小同志开始拿笔戳橡皮,戳得还挺有艺术感,线条凌乱得非常毕加索,梁雪为了让他认真听课,轻轻地敲敲桌子:“洛洛,你看着姐姐,听我再说一便,我说完要考你的。”

洛洛就抬头看着她,没有半分钟,梁雪发现他开始非常欢乐地坐在那里,自己玩起了斗鸡眼,左歪歪头,右歪歪头,斗腻歪了,又开始玩翻白眼,还把舌头也伸出来……

梁雪郁卒,几次三番试图唤起这倒霉孩子的注意力,未果。

最后她终于郁闷了,跟他说:“洛洛,你知道你妈妈为了找我来给你讲课,要花多少钱吗?”

洛洛眨巴着水汪汪的无知的大眼睛看着她。梁雪再接再厉:“姐姐讲一节课,你就要少吃两顿麦当劳,你算算,我每天给你讲两个小时,一个礼拜上一次课,一个月四个礼拜,你要少吃多少顿麦当劳?”

梁雪天真的以为,用这种实际的例子,能激起这已经三年级的小家伙对加减乘除的兴趣,可洛洛鼓捣了两分钟以后,才慢吞吞地抬头告诉她答案:“姐姐,我要少吃十八顿。”

看着梁雪无言以对的模样,洛洛又财大气粗地说:“没事,你放心吧,我妈说了,她有的是钱!”

洛洛妈是个很好的女人,心里明白自己这儿子是个什么妖魔鬼怪的东西,给钱从来都痛快,要求也很低“只要让他及格就行,教会一点是一点,气走四五个老师了,你可千万要坚持到底啊姑娘!”

但是梁雪觉得,既然拿了别人那么多的钱,就要对得起别人,她有一段时间天天回去借梁肃那台二手的破电脑,上网搜索儿童心理学的东西,变着法子的备课,想方设法要在洛洛那随时随地自我格式化的大脑里多存储一点东西。

梁雪寝室里其他三个女孩家境都很好,其中有一个更是称得上有钱人,第一天上学的时候就抱怨了一大通寝室的衣橱太小,完全放不下她的衣服,这位祖宗平均每一个礼拜要逛街两次,每次败家都败得腥风血雨的。

女孩子们之间,买回了东西,总是要回来显摆显摆,展览一圈,叫大家夸一圈,试穿一圈,才算罢休。今天你买一条裙子,明天我买一件上衣,后天她买一个帽子。

国庆七天假日,寝室里除了梁雪之外的三个女孩,一个订机票回家了,另外两个拎着行李箱出去旅游了,只有她一个疲于奔命地赚钱。

七天以后开学回到寝室,几个姑娘凑在一起叽叽喳喳地议论,每个人都有说不完的见闻和大包小包地拿来各地的特产,梁雪装作有事,躲了出去,她觉得这不合适,她们肯定会拿东西给她,可她没有能够交换的。